三國機密(上):龍難日

第13章 送上催命符(4/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當地大族?”

    “自然就是司馬家嘍,”老織工又補充了一句,“就算是在司馬家,能有資格穿李家娘子絹布的也不多。也就是司馬族長親眷、族內耆宿和幾位公子。”

    趙彥默默地把絹布收了回來。

    原來那個進入寢宮的人,竟來自於司馬家?

    司馬家一向非常低調,司馬防的主張是蟄伏龍潛,以待天時,從來沒聽說這個家族與朝廷或者曹氏有什麽瓜葛。

    忽然一道閃電在趙彥腦子裏掠過。他想起來他那次去拜訪楊俊,問他為何殘掉一臂,楊俊回答說是接兒子從溫縣到許都的半途遭遇了匪人——而那一天,恰好發生了寢殿大火。

    想到這裏,趙彥又旁敲側擊地問了幾句,問老織工是否知道楊平這個人。老織工召來一個小工,吩咐她出去端些水來,這才告訴趙彥,楊平一直被寄養在司馬家,被司馬防當親兒子養。這件事整個溫縣的人都知道。

    “司馬防很疼愛他,也就是說,李家娘子的絹布,楊平也有資格穿戴吧?”

    “嗯,司馬老爺很疼愛他,與司馬家的幾位公子待遇上沒什麽區別。”這時候老織工詫異地反問道:“楊平那孩子到底怎麽了?最近總是有人來打聽他的事情。”

    趙彥聞言,悚然一驚:“除了我還有誰打聽過?”

    “就在幾天之前吧。來的是個當兵的,自稱是許都來的,來問我楊公子的相貌如何。”

    趙彥呼吸頓時急促起來。他那天偷聽了唐姬和孫禮的對話之後,知道這個前來溫縣的人是鄧展。看來鄧展打聽的,正是楊平的相貌,他返回複命,結果半路遭遇了襲擊,最後畫像落到了郭嘉手裏。

    換句話說,楊平果然是這一切矛盾的核心。這個年輕人明明已經在半路死去,卻驚動了這麽多勢力的關注。不僅郭嘉親自關注,就連唐姬以及她背後那不知名的力量,也急切地想要把畫像弄到手。

    一個普通的年輕人,怎麽會招惹這麽多人的注意?那天晚上潛入寢殿的,難道是楊平的鬼魂?

    趙彥的思路有些混亂,他忽然想到,眼前的這位老織工,才是解決這些疑問的關鍵。他調整了一下呼吸,慢慢問道:“您能給我描述一下楊公子的相貌麽?”

    “又要說一遍啊。”老織工不太情願,趙彥再三請求之下,她才勉為其難地開始描述。趙彥不擅丹青,但以前為了討董妃高興,多少也掌握了點技法。根據老織工的描述,他在一張紙上畫下一張人臉,並不斷根據描述修訂。

    當畫像最終完成以後,趙彥拿起來端詳,整個人在一瞬間如被雷殛,僵滯在了原地。強烈的風暴在他內心掀起滔天巨浪。

    畫像的人臉他太熟悉了。在董妃去世後的每一天晚上,這張臉都會出現在趙彥的夢裏;每一次朝會,這張臉趙彥都會注視良久。每一道皺紋、每一段輪廓都深深烙印在趙彥內心深處,熟稔無比。

    天子?!趙彥不由得脫口而出。

    和天子一般模樣的楊平,性格突然大變的天子,寢殿那場詭異的火災,這許許多多紛亂的線索被風暴吹起來半空,彼此組合,一個趙彥一直在苦苦追尋的答案呼之欲出。

    趙彥放下畫像,死死盯著老織工,目光像兩隻銳利的鷹爪,試圖從她的身體裏再剜出更多的秘密來。老織工有些驚慌地朝後挪了挪屁股,不敢與之對視。

    突然趙彥的後腦勺被一個巨大的東西猛然撞擊,眼前一黑,暈死過去。

    一名身材魁梧的家丁放下手中圓木,把暈迷不醒的趙彥拖走。一個身穿錦袍的男子走進織室,掃視一圈,臉色有些陰沉。老織工連忙伏身在地,略顯緊張地:“大公子,老身謹遵您的吩咐,一發現這人探聽楊公子底細,就立刻通知司馬府了。”

    司馬朗“嗯”了一聲,俯身從地上把趙彥掉在地上的畫像撿起來看了一眼,問道:“他都問了些什麽?”老織工把剛才兩人的對話複述了一遍,司馬朗皺起眉頭,把那截殘布拿起來捏在手裏。

    一截屬於司馬家的絹布,卻來自於一個從許都來的議郎。這讓司馬朗陷入沉思。

    “他還說了什麽?”

    老織工道:“他看畫像的時候,好像說了一句‘天子’。不過聲音太小了,老身也聽不太清楚。”

    “你記住,你什麽也沒聽到,什麽也沒看到,明白了麽?”司馬朗一字一句地說。

    老織工惶恐地連連頓首。司馬朗雖然並無官職在身,可司馬家在溫縣權勢熏天,想弄死一個小小織工,可比撚死個螞蟻都容易。

    警告了老織工以後,司馬朗離開了織室。在門口等候的縣丞見他出來,迎上去有些緊張地搓手道:“大公子,這可是朝廷派來的人,萬一出了事追究下來……”

    司馬朗冷冷瞥了他一眼:“我們司馬家自然會給朝廷一個解釋。”縣丞諾諾而退。如今朝廷權威喪盡,各地郡縣治官大多形同虛設,若無當地大族認可,連屁股沒坐熱便會丟掉性命。司馬朗能給他一個解釋,已算是很給麵子了。

    打發了縣丞,司馬朗吩咐家丁把趙彥偷偷運去一處隱秘的塢堡,然後回到位於孝敬裏的司馬府,徑直去找他的弟弟。此時司馬懿躺在榻上,手裏拿著一卷書,正津津有味地看著。他的右腿用一層布細細包起來,直挺挺地伸開,腿旁還擱著一碗藥湯。碗裏湯藥滿盈,一口都沒動。

    “仲達,你怎麽不吃藥?”司馬朗責怪道。

    “我的嘴受傷了,喝這種東西會從嘴角流出來,弄髒被子。”司馬懿的視線一直盯著書卷。

    司馬朗搖了搖頭,無奈道:“你又來了。每次一讓你吃藥,你就裝中風,還把藥湯全從嘴角吐出來。我看等你到七老八十的時候,還會不會這麽無賴。”

    “看情況吧。”司馬懿一點愧疚感都沒有。

    他們兩兄弟完成了狙擊鄧展的任務以後,順利撤回了溫縣,沒有被任何人發現。司馬懿的右腿被鄧展所傷,在雪地裏又奔跑了很久,傷勢頗為嚴重,隻得謊稱打獵的時候被老虎抓傷,躺在府邸裏養傷,一動都不能動。

    司馬朗把趙彥的事說了一遍,司馬懿把書卷放下,露出奇特的表情。

    “他說了一句‘天子’?”

    “沒錯。”司馬朗把畫像遞給司馬懿,司馬懿接過去看了一眼,便扔在一旁。他原本已有了幾個猜想,可趙彥那一句“天子”,將其全部推翻,讓他不得不重新思考。他那位好兄弟的遭遇,現在越發撲朔迷離了。

    司馬朗看到司馬懿垂著腦袋沉思,朝窗外一指:“要不要去問問那個姓趙的?”司馬懿知道司馬朗的“問問”是什麽意思,他輕輕地擺了擺手,示意兄長少安毋躁。

    “再怎麽說,他也是個議郎,還手持司空府的符節。殺了他倒沒什麽,就怕會被有心人利用。”

    司馬朗默默地俯身把畫像撿起來,扔進榻旁的暖爐裏。很快紙張便在火焰的舔食下化成了灰,屋子裏的溫度略微上升了一點——或許隻是幻覺。

    河內毗鄰並州,兩邊百姓與士族彼此交互遷徙,關係緊密。曹氏陣營一直有一種意見,認為河內根基不穩,很可能會被袁紹控製的並州所影響,須加以防範,必要時可把河內大族連根拔起,強迫遷向南方。

    在這個即將開戰的敏感關頭,司馬家如果殺死——或者傷害——或者侮辱一名持有司空符節的朝廷使者,等於是公開宣告倒向袁家。這會引發一連串的連環效應,使曹氏對河內的政策發生巨大變化,讓士族陷入動亂之中。即使曹操暫時采取綏靖,這件事遲早會成為司馬家的一個隱憂。

    “咱們恐怕連留都留不住他。”司馬懿把竹簡一卷,磕了磕榻邊,發出清脆的聲響,“早點把他救醒,送回許都吧。”司馬朗急道:“上次鄧展畫的畫像,咱們費了千辛萬苦才截下來,你還搭進去一條腿。現在把趙彥放回去,咱們豈不是前功盡棄了麽?”

    司馬懿磨動嘴唇,給他哥哥露出一個陰冷的笑容:“這兩次許都來的人,明顯不是一條船上的。看來那邊的鬥爭很激烈啊。咱爹說的對,許都的水太深了,不知哪朵荷葉下藏著遊魚。咱們可不能輕易卷進去,害了司馬家。”

    “那咱們難道袖手旁觀?”

    “哼,楊平那小子,把咱們害得這麽慘,他自己倒好,連個消息都不送過來,也得讓他吃點苦頭。”司馬懿恨恨道。

    司馬朗聽到這句話,總算放心了。他這個弟弟,從來口是心非,既然司馬懿說要讓楊平吃點苦頭,說明這件事他是不會放棄的。於是司馬朗隨口又問了幾句身體狀況,然後端起已經涼了的藥碗離開。

    他走以後,司馬懿半支起身子,費力地挪動身體,一不留神牽動到大腿傷口,疼得直抽涼氣。他好不容易挪到床榻的另外一側,伸出手來,從小櫥裏取出一樣東西。

    4.

    趙彥從昏迷中醒來,發現自己置身於一處黑漆漆的牢房裏,空氣中彌散著一種牲畜糞便的腐臭味道。他下意識地摸了摸後腦勺,火辣辣地疼,還腫起一個大包。趙彥痛苦地擺動著腦袋,試圖回想自己在暈倒前到底在幹什麽,可強烈的眩暈感把他的腦子攪成了一鍋肉糜。

    忽然他的手碰到什麽軟軟的東西,趙彥低頭一看,原來是一條人腿。他嚇得縮了縮手,四下掃視,發現原來有另外一個人軟軟地坐靠在牆角,腿直直地伸過來。

    “你是誰?”趙彥問。

    “這個問題該我先問吧?”那個人說。趙彥伸手一摸,發現腰間的符節居然還在,連忙拿出來晃了晃道:“我是朝廷派來河內尋訪逸儒的議郎趙彥。”

    “尋訪逸儒?”那人聲音裏帶了絲嘲諷,“這年頭,誰還會有閑情尋訪逸儒?”

    趙彥沒理睬他的嘲諷。他頭腦已慢慢清明,想起來昏迷之前到底發現了什麽,心急如焚:“你是誰?這是哪裏?”

    “這裏是溫縣司馬家的塢堡,我叫司馬懿。”

    趙彥一愣,隨即想起來這是司馬家的二公子。可是這二公子怎麽看起來如此落魄,還被關到司馬家自己的監牢裏來了?年輕人看出了他的疑惑,摸了摸自己的那條腿,嘿然慘笑:“如今司馬家的人,大概都還以為我在外遊獵未歸,誰想到二公子竟被親生大哥打斷了腿丟在這無人知曉的黑牢中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