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機密(上):龍難日

第10章 郭嘉的偷天陷阱(2/5)

    那邊兩人正議著事,在一旁的伏壽忽然發現,冷壽光表情不甚自然,便小聲問道:“你怎麽了?”冷壽光垂頭道:“臣看到一位故人。”

    “故人?”伏壽對冷壽光過往曆史並不了解,不禁大有興趣。

    “臣原來修習房中術,曾有一位師兄,才華在臣之上,想不到居然在這裏見到了。”

    冷壽光抬眼盯著郭嘉略顯疲憊的臉色,說不清是怒是喜。

    2.

    探視完曹丕以後,皇帝皇後返回居所。劉協耐不住天天窩在屋子裏的圈禁,去院子裏打拳活動筋骨。自從他在籍田驚鴻一現以後,現在全許都的人都知道,皇帝學了一套能夠強身健體的“五禽戲”,龍體恢複很快。如果不是恪於皇家威嚴,恐怕會有許多人來求學。

    劉協出去以後,伏壽坐在銅鏡前卸簪,照例讓冷壽光在後頭按摩肩膀。她一邊把臉上的花鈿一一取下,一邊問道:“這麽說來,你跟郭嘉曾經是師兄弟?”

    聽到這名字,冷壽光按摩的力度有了微妙的變化。他苦笑道:“那時候臣可不知道他就是郭嘉,他在門中用的名字,是叫做戲誌才——我們華門的規矩,弟子都須起雙名,以與世人相區別。”

    伏壽點頭。漢時天下皆以單字為名,極少有人取雙字。華佗這麽規定,自是期望華門自成一局。

    “冷壽光、戲誌才,嗯,念著倒也相稱。”伏壽緩緩念了一遍,微微頜首。華佗這一門房中術的兩位高足還真是不得了,一個做了宦官,一個縱欲過度傷了身體……

    “說是師兄弟,其實我與戲……呃,郭嘉來往並不多。他那個人興趣廣博,從不肯專心酬注一道,隻在師門待了三個月。”

    “怪不得他一副病懨懨的樣子,莫非是學藝不精?”

    “不,老師說他是個天才,倘若能專心岐黃,足可稱為當世扁鵲。可惜他誌不在此,隻學得了房中術便飄然離去。我們真正同學,不過區區一月而已。”

    伏壽奇道:“你與他既然無甚交際,但看剛才的反應,似乎對他頗有懷憤情緒。”

    冷壽光的雙手驟然緊抓,伏壽略微吃痛,往前躲了躲。冷壽光這才回過神來,連忙鬆開手指,伏壽示意沒關係,讓他繼續說。冷壽光道:“老師有個侄女叫華丹,視若掌上明珠。郭嘉臨走之前,竟將其強暴。老師遷怒我等,把一門弟子全數閹割。”

    伏壽倒吸一口涼氣:“這華佗竟然如此暴戾,如何能稱名醫——後來那華丹如何了?”

    冷壽光搖搖頭:“有說郭嘉與華丹兩人是未聘苟合;有說郭嘉對華丹求歡不成施以暴力;還有的說,華丹是老師尋來的雙修爐鼎,被郭嘉盜走紅丸。總之說什麽的都有。事發以後,華丹不知所蹤,老師把我們逐出師門。”

    “這個郭嘉,竟然還做出這等事來,倒真配得上曹氏‘唯才是舉,不問德行’的風格。”伏壽咋舌,“那你來這裏,難道是為了複仇?”

    一個堂堂男子被連累閹割,若說無憤懣之心,那是不可能的。

    冷壽光道:“我隻知‘戲誌才’之名,卻不知他就是郭嘉,怎麽可能來許都尋仇?若非剛才看到那人的臉,我也無法把這兩個人聯係起來。”他抬起頭來,雙目有些茫然:“人殘不可複,縱然複仇又有何用?再說,連華丹的親生父親都不願追究,反與凶徒相善,我們又算什麽?”

    “華丹的父親是誰?”

    “如今正在豫章做太守的華歆,華子魚。”

    “嘩啦”一聲,伏壽失手把手中的步搖摔到了地上。冷壽光道:“世人隻道華歆是平原高唐人,與沛國華佗並無關聯。卻不知兩人本是兄弟,華歆不願被人知道與醫者是一族,所以改換門第籍貫。”

    冷壽光兀自喋喋不休,伏壽卻沒有接話。她吃驚的不是華歆與華佗的關係,而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郭嘉這一次秘密南下,目的不明。倘若冷壽光所言不虛,他與豫章太守華歆頗有淵源,豫章如今是在孫策治下,莫非江東近期會有什麽大事發生?那個病癆鬼的破壞力有多大,可是沒人說得清楚。

    “看來南邊會很不太平啊。”伏壽暗道。

    “你這裏,還真是冷啊。”郭嘉抱怨著,把大裘又裹得緊了些。滿寵親手給他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羹湯,郭嘉接過碗啜了一口:“這是你自己煮的?”

    “是,安全起見。”滿寵回答。郭嘉無可奈何地把碗遞回去:“你自己喝吧,我還想多活幾年。”滿寵麵不改色地接過碗,把一碗肉羹湯一飲而盡。郭嘉用手擋住眼睛,把頭歪到一旁。

    這裏是許都衛的所在,陰冷寂靜,到處都掛著冰霜。滿寵認為寒冷可以讓人思維敏銳,精神抖擻,所以沒有設置太多火爐。此時已近夜半,屬員要麽歸家,要麽出勤,隻剩下滿寵和郭嘉兩個人。嚴格來說,還有一個與郭嘉形影不離的任紅昌,她正蜷縮在郭嘉旁邊的簡陋竹榻上,像一隻小野貓。

    “都安排好了?”郭嘉一直等到滿寵喝完,才開口問道。

    “嗯,一切如祭酒所規劃的。”

    “很好,那咱們接下來就慢慢等待,看會有什麽魚來咬鉤吧。”郭嘉悠然自得地拍了拍膝蓋。滿寵在他的下首跪坐,雙手謹慎地蓋伏在膝前毯子上,他從來沒在荀彧麵前展現過這種尊敬。

    屋子裏陷入安靜之中。滿寵從來不懂得怎麽寒暄,他與別人的交談,都是在說明事情。當事情講完,他也就無話可說了。郭嘉閃亮著大眼睛,望向窗外黑暗中的某一個未知,也沒吭聲。他的腦子無時無刻不在高速運轉中——比下半身高速運轉的時候都多——這種安靜,往往意味著一個新風暴在孕育。

    毫無征兆地,郭嘉突然把頭轉向滿寵:“楊修這個人,你怎麽看?”

    滿寵沒有半點猶豫或愣怔,立刻回答:“很聰明,也很果斷,是曹公會欣賞的那種人。”

    “很中肯。不過這家夥的性子還是不夠穩重啊。”郭嘉歪了歪頭,“看他今天的眼神,好像迫不及待要幹掉我似的——你不覺得,這段時期許都的動靜,有點像是在水裏憋氣沒憋住,冒出來兩三串泡泡?”

    “您的意思是……”滿寵對比喻這種修辭的理解一向不大在行。

    “哼,跟你說話真費勁——最近許都的這一連串異動,彼此之間沒有配合。我估計,大概是楊修急於施展什麽手段,可是卻被他爹或者其他人在中途給攔住了,但他們又攔得不夠徹底,還是被楊修露出一點痕跡來。”

    “屬下也有同感,王越刺殺與徐福出手阻攔,感覺是倉促為之,似是他們自己有了分歧。如若王越真是楊修指使,至少證明他投靠曹公並非誠意。”

    郭嘉拍著大腿——拍著任紅昌的大腿——不無揶揄地說著:“楊修投靠曹公這事,很難說是真心還是假意。一麵要效忠漢室的名聲,一麵還要在曹公這邊打通關節、預留伏筆。我看他們楊家也矛盾得很。”

    “需要屬下進一步徹查麽?”滿寵翻翻眼皮,他的許都衛在許都是無所不能的。

    “不必。”郭嘉擺擺手,似乎興趣索然,“許都剛經曆董承之亂,不宜再有大動作。把楊修抓出來,會帶出漢室。你讓曹公怎麽辦?總不能連皇上一並抓起來吧?畢竟官渡那邊,還得靠漢帝這麵大旗撐場麵——他們是算準了咱們投鼠忌器呢。”

    說到這裏,郭嘉忽然停頓了一下:“不過我說伯寧啊,這些事情,你以後都不必管了。”

    “嗯?”

    郭嘉瞥了他一眼,緩緩道:“我跟荀令君商量過了,你不能留在許都。”

    這個消息沒有讓滿寵的表情產生絲毫波動。他先得罪了曹丕,又得罪了卞夫人,早晚都得離開許都。雖說大家都在說著公私分明,可誰都知道,得罪了主君親眷是件麻煩事,且不說主君猜忌,單是同僚親疏議論,都會引發許多問題。

    “原本我是可以保下你的,不過如今你另外有任務,幹脆順水推舟。伯寧你不妨猜猜看,是去哪裏?”

    “汝南。”滿寵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郭嘉露出一臉無趣:“跟你說話,真是沒意思。”

    “如今南邊張繡已定,唯一可慮者,隻有江東孫策與汝南。汝南乃袁氏根本,勢力盤根錯節,李通將軍雖然擅戰,卻不擅應對那種局麵。祭酒大人,是要我去打掃一下麽?”滿寵難得地露出蛇一般得意的笑容,郭嘉低聲嘟囔了幾句,算是承認了。

    “不過你也不必懊惱。他楊修既然不安分,若是咱們不表示一下,也不合禮尚往來之道。”郭嘉咧開嘴,露出招牌式的陽光笑容,拍了拍滿寵的肩膀。

    滿寵道:“這個自有祭酒大人勞心。屬下隻是想知道,誰來接任許令?”

    許令掌管許都內外,許都衛數百人,肩負著監控漢室、漢臣的重任。滿寵在這裏傾注了心血,對於繼任者自然最為關切。

    郭嘉還未回答,忽然外麵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兩個人都閉上了嘴。很快外頭傳來稟告聲,然後木門被猛然推開,兩名許都衛架著一個人走進屋裏。任紅昌被聲音吵醒,揉了揉眼睛要起來看,郭嘉摸摸她的頭,讓她繼續睡去。

    “大人,這是我們在皇城內抓到的可疑之人。”

    “咦?這麽快便上鉤了?”郭嘉眯起眼睛,端詳著下麵這人。這人年紀不大,身穿青袍,頭紮青巾,一張圓臉有些惶恐。

    “議郎趙彥,孔融的人。”滿寵不動聲色地介紹道。郭嘉眉頭微鎖,這個和他期待的結果似乎不大一樣。他不喜歡這種計算落空的感覺。

    在前幾天,滿寵撤銷了皇城廢墟的守備,宣布將不日整修,然後悄悄放出風聲,說似乎有人在廢墟裏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殘骸。傳言語焉不詳,沒說明那些殘骸是什麽,也沒表示許都衛會如何處理。

    郭嘉的想法很簡單:禁宮大火當夜,漢室把一名未去勢的男子帶入寢殿殺死並燒得麵目全非,顯然是想掩蓋一些東西。當他們聽到許都衛在廢墟裏發現了不知什麽東西時,一定會心中生疑,生怕有什麽重大遺漏被發現。心裏有鬼的他們沒有別的選擇,隻能趁這件事沒被大張旗鼓地調查之前,派人去檢查廢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