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體簡論

正文 第3章 總論(2)(1/3)

    二是階級力量對比。這是決定政體的主要因素。社會進步要求國家采取的管理形式與之相適應,以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但代表社會進步的新興階級能否上升為統治階級或者能否獨立掌握政權,此時,國家政權會采取何種形式,往往是由當時各種階級力量對比產生的合力決定的。比如,古羅馬國家形成後,簡單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當時不僅有氏族貴族、土地貴族,還有商業貴族,奴隸主麵對廣大平民和奴隸主的反抗,便采取了貴族共同掌握政權的形式,即貴族共和政體。17世紀中葉,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築,但當時的封建貴族力量還很大,資產階級發動“光榮革命”後,便通過妥協,建立了代表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利益的立憲君主製政體。

    三是曆史文化傳統。一個國家采取何種政體,除了上述因素外,還會受到該國曆史條件和民族文化傳統的影響。比如,日本原來實行的是中央集權的專製君主製,9世紀中葉,天皇大權旁落。1192年開始幕府時期,天皇僅居虛位。1868年明治維新“王政複古”後,為扶植發展資本主義,1885年建立內閣製,但仍保留天皇作為國家元首。1889年頒布《帝國憲法》,確立了近代天皇製,成為君主立憲製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1946年日本國憲法,日本成為以三權分立為原則的議會內閣製國家,仍保留天皇作為國家元首。但天皇作為虛君,沒有多少實權,僅代表日本曆史文化傳統,是日本國的象征。

    此外,隨著時代的發展,曆史潮流在一定時期也會對政體的選擇產生決定性影響。近代以來,民主政治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曆史潮流,專製君主製政體正在被曆史所淘汰,從君主製向共和製轉變則是大勢所趨。例如,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從君主製向共和製轉變的實例就有:1973年在歐洲希臘,康斯坦丁諾斯王朝崩潰,建立了共和國;1974年在非洲埃塞俄比亞,推翻塞拉西皇帝,建立了共和國;1979年在中非,通過武裝政變,廢黜博卡薩皇帝,建立共和國;1979年在亞洲伊朗,推翻巴列維王朝,建立了共和國。

    四、政體理論

    自從國家產生以來,對政體理論的研究一直是人類社會不斷探討的重大課題。從古希臘時期多種多樣的城邦製度,到啟蒙運動後的製度實踐;從資產階級的三權分立論,到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各個階級的政治思想家們對國家政體進行了長期的總結和研究。

    (一)西方奴隸製時期的政體理論

    西方奴隸製時期最早對政體理論進行係統研究的典型代表是古希臘的哲學家、政治思想家柏拉圖和他的學生亞裏士多德。柏拉圖在他早年所寫的《理想國》中提出了五種政治即五種政體周期循環的理論。這五種政體是:哲學家政治或賢人政治、軍閥政治、富閥政治、平民政治、專製政治。在這五種政體中,柏拉圖認為,哲學家或賢人政治是“政治中之最公道而最善者”,“其他之政體皆為不當矣”。所謂軍閥政體,其特點是統治者好爭執,有野心而不愛好和平。富閥政體,“執政者皆是富於資財之人”,所以他們必然忽視榮譽而專務金錢,就會造成不可避免的分裂,富人和窮人把國家分成兩部分,“彼此攻擊,終無已時”。平民政體,“自由為最寶貴之物”,“執政者為人民所選出”,“人民之於自由,每至過度致有害”。專製政體,他認為,“專製為政治之最惡者……國家之受專製君所束縛者,絕無自由行動之能力,國之最苦楚者,莫為專製政治之國”。柏拉圖認為,最善的政體即賢人政治是憑正義進行統治。如果統治者過於追求名譽和財富,就會使政體轉化為富閥政治,而富閥政治除執政者外,盡是乞丐之徒,必然也會蛻化為寡頭政治,而寡頭政治會迫使人民群眾起來,於是出現了平民政治。平民政體的人民因為自由過度而走向極端,破壞秩序而導致專製政體(或暴君政體)。柏拉圖在晚年時,在其《論政治家》中重新提出了政體的分類觀點。首先,他根據統治者人數將政體劃分為由一人統治的君主政體(或稱王製)、由少數人統治的貴族政體和多數人統治的平民政體(民主政體);然後,根據是否實行法製,與這三種政體一一對應,分別產生僭主政體(或稱暴君政體)、寡頭政體和暴民政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