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627章 幹就完事兒了(1/2)

    “還好,死不了的,二位在商量什麽呢?”申時行隻能裝作沒聽見剛才兩位閣老的議論,以免尷尬。

    “元輔來了剛好,你不在內閣,馮公公來傳達皇上的旨意……”

    既然首輔當作沒聽見,王錫爵更不提申用嘉與王姽嫿的事兒,當即將皇上的旨意對申時行說了。

    申時行聽完,當機立斷地道:“立即召大九卿小九卿商議,拿出一套具體的方案來,然後幹吧。”

    王錫爵:“……”

    王家屏:“……”

    兩人麵麵相覷,不約而同想著,首輔是不是還沒有清醒過來呢?

    “怎麽?二位覺得不妥嗎?”

    “元輔,你一點都不覺得有難度?”王錫爵輕輕問了一句。

    “有皇上,我們怕什麽?”申時行如是般回道,“再說,有難度又能如何?什麽時候皇上想做的事被我們攔下過嗎?既然如此,想得多沒意義,還不如大刀闊斧的行動來得更切實際呢。”

    “元輔這話說得對!”王錫爵忙附和地笑了笑,表示高度讚同,“對呀,既然是皇上的決定,我們想得再多恐怕終究也還是不如皇上有前瞻性。”

    “嗯,那就幹。”王家屏除了力挺,還能說什麽?

    這樣,看似無比複雜且不具有可能性的問題,首輔來隻一句話的事兒,便定奪下來了。

    首輔考慮的,好像不是有多大困難有多大可能,而是這項決策是不是皇上定下來的。

    既然是皇上定下來的,那考慮再多也沒用了。皇上衝鋒在前,他們隻管跟在後頭便是。

    可不就這麽簡單嗎?

    至於到底有多大難度,皇上覺得可行,那就應該沒問題。

    如今不都知道皇上就是那個不斷創造奇跡的人嗎?

    連一向“和事佬兩頭倒”的首輔,都已經學會了這一手呢,肯定也是因為經曆得多,故而“長見識”了嘛。

    作為首輔,這確實就是申時行考量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

    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盼望皇上快點回來呀。

    遼東以及關外問題一日不解決,那皇上就一日不能回京。

    倘若皇上作出決定,下麵的大臣還嘰嘰喳喳甚至反對聲一片,勢必會影響進程,推遲皇上回京的日程。

    既然皇上已經找想好了,那就所有勁兒往一處使,幹唄。

    這樣,皇上的壓力自然小了,也更加有利於事情的進展。

    反正皇上決定的事情,大家也無力更改,確實也沒有哪位敢說他的眼光就是比皇上好,沒有一個。

    所以,申時行聽了才會不假思索地拍板,不多想,幹就完事兒了。

    當然,這也是王錫爵希望看到的結果,隻是他沒想到首輔竟毫不猶豫。

    不過想想也有道理,首輔之所以決定得這麽快,除了說出來的原因,想必與他兒子申用嘉也有關係吧。

    申用嘉眼下就在皇上身邊,首輔越支持皇上,兒子的“待遇”指定越好。

    這一點,王錫爵可有切身感受。他兒子王衡不也是這樣嗎?

    如今他兒子王衡成為朱氏集團北京部的總負責人,也是響當當的角兒,不知迎來多少人的誇讚羨慕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