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626章 皇上是不是異想天開呢?(1/2)

    申時行身體抱恙不在內閣,王錫爵接到馮保傳來的旨意。

    因為感覺事關重大,他第一時間召來另一位閣臣王家屏。

    兩人先碰頭商議一番。

    首先被朱翊鏐的想法震驚到了,其次他們在想實現的可能性。

    因為奴兒幹都司理論上控製的麵積高達幾百萬平方公裏,要超出大明實際控製的疆域麵積。

    如此大的一片疆域,他們兩個不禁要問,全部收回來了嗎?

    不然如何設置三大行省?

    疆域內的兩大民族,即蒙古族與女真族,都不會跳出來抗議嗎?

    還有如此大的疆域麵積,如何實現有效控製管理也是一大難題。

    要將這一大片疆域納入大明版圖之內,這個他們早就知道,畢竟朱翊鏐在京時就已經明確提出來了。

    當初決定加強對奴兒幹都司的管控就是奔著這個目的去的。

    後來又借遼東軍演練兵之際,再次在各部落代表麵前重申。

    但王錫爵與王家屏都想著,重申歸重申,那也隻能代表皇上的想法,至於可行性到底有多大呢?

    當然,兩位閣老都相信朱翊鏐。

    隻是這個難度,讓他們不敢想。

    要設置三大行省,第一,得要保證這片疆域上的人都願意入籍大明吧?

    蒙古族與女真族人,可都是桀驁不馴的好戰分子,什麽時候老實過?

    第二,還得保證他們入籍大明後心向大明,不能今天說今天是大明人,明天遇到不開心的事兒又跳起來抗議。

    第三,也要保證大明王朝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控製這一大片疆域才行,不然不就等於是自討苦吃嗎?

    而對此,盡管兩位閣臣都相信朱翊鏐,但其實並沒有多大信心。

    因為他們首先對蒙古與女真兩族人的信心不大,其次他們不認為以當前大明的實力,可以有效控製管理如此廣闊的疆域,畢竟這與羈縻完全不同。

    所謂羈縻的政策,最核心的還是不讓他們強大起來對大明構成威脅,至於他們日子過得怎樣,大明不管。

    甚至還要限製阻止他們的發展,不斷分化削弱他們的實力。

    再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希望他們越來越不像樣兒,那樣自然更好了。

    因為一旦像樣兒變得強大起來,大明就要準備與他們幹仗了。

    而如今,皇上卻反其道而行之,要將他們全部納入大明。

    以後就是自己人了,不能再打他們再限製他們發展吧?

    中原各地的人天天大魚大肉,讓他們天天喝稀粥,這樣能行嗎?

    所以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簡言之,推行羈縻政策時,希望他們不是那麽好,最起碼不能像大明一樣好;而如今,推行平等團結、共同繁榮進步的民族政策時,希望他們必須好才行,不然平等何在?

    然而,說起來似乎也不難,但做起來……兩位閣老想都不敢想。

    打一個不太恰當但確實又是這麽回事兒的比方: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原像是富翁,而蒙古族女真族像是窮人,甚至乞丐,讓富翁與窮人乞丐如何實現平等團結?施舍嗎?還是平分財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