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959章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1/2)

    朱翊鏐一係列的大動作,讓言官們又坐不住了。

    其實言官早就坐不住了,申時行不久前召開會揖工作時,六科都給事中就已經按捺不住。

    為此申時行覲見朱翊鏐,原本不止宛平縣那幾個問題。

    隻是還沒開始,朱翊鏐便解說一大通,又以易立競式的追問,讓他倍感壓力,後來覺得也沒說的必要了。

    因為他懂得共情不是簡單討好,未必隻能溫柔撫摸的道理,通過緊張氛圍的層層試探何不失為一種共情?

    故而覲見時他還有好多問題沒有提出來。本來他就是一個端水大師,從不會輕易得罪或招惹哪一方嘛。

    使得六科都給事中當時會揖提出來的某些問題並未得到及時反饋,對宛平縣試點改革的擔憂隻是其中之一。

    還有其它方麵的擔憂乃至抨擊,比如派遣大部隊出使他國。

    出使他國一直在做積極準備,隻是準備的主力軍不在北京而在南京,屆時待南京那邊準備妥當,北京這邊官員再去南京與之匯合,然後從海上出發。

    對於出使他國,剛一提出來時就已經討論過爭論過,有反對有讚成。

    由於朱翊鏐的極力讚成告一段落。

    但也隻是爭論告一段落,出使他國的準備工作一直在繼續。

    隨著對這次出使他國主旨的越來越多的了解,議論再次甚囂塵上。

    為何?隻因出使的人員太多、費用太大,而前途卻是一片渺茫。

    以言官為代表的那些反對的官員議論來議論去,完全看不到“利益”所在,不明白派那麽人花那麽多錢幹什麽去。有那麽多人力財力幹點兒別的不香嗎?

    出使他國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朱翊鏐命張簡修暫時總領六部九卿,督辦造船兼領籌劃下西洋所有事務,並協同戶部、兵部、工部、禮部,會同南直隸、浙江、江蘇、廣東、福建五地,籌措專款,征集工料、民夫及一切物資。

    這樣繼永樂朝後,舉國上下再次掀起一波轟轟烈烈的大造海船的熱潮。

    幾百艘大型海船正在建造之中,出使他國所需的各種貨物也正在籌劃……

    要知道,這些是很燒錢的。

    尤其是負責籌措專款的南直隸、浙江、江蘇、福建、廣東五地的官員,都是叫苦連天,反對聲越發地激烈。

    反對的核心還是在於擔心人力物力財力都折騰出去,最後顆粒無收,反而像鄭和下西洋成功帶回來的番邦那些人與物其實是給大明添堵。

    起初那些反對的大臣也沒想到朱翊鏐竟有如此大的動作。

    可隨著時間的推進,他們越來越看清楚了,朱翊鏐仿佛是要耗盡舉國之力的節奏,也要出使他國。

    這當然不能忍。

    隻是聖旨已下,不可更改,但好在航海尚未啟動,他們覺得可以縮小規模減少開支,以降低不可控的風險。

    其實,朱翊鏐已經接到好幾道反對的奏疏,隻是留中不發不想搭理。

    畢竟,以他的眼光,知道這事兒遲早要做的,今天不做,明天也得做,否則就要麵臨落後挨打的境地。

    可有些話該怎麽說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