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952章 易立競式拷問(1/2)

    “既然你們不說,那朕來說。”

    朱翊鏐掃了在座三位一眼,接著音韻鏗鏘地說道:

    “如果說大明政治清明,你們真的不覺得心虛嗎?為什麽朕一登基,就要堅決恢複考成法,又要推行京察,難道你們心裏真的沒數?不就是因為政治不夠清明的緣故嗎?

    “老百姓盼清官,但曆朝曆代,為民做主的清官莫不都寥若星辰。想大明開國洪武皇帝吏治極嚴,記得那時有一個戶部主事貪汙了十兩銀子被人告發,洪武皇帝便下旨給他處以剝皮的極刑。然而看看現在怎樣呢?

    “去年朕還在江陵,聽說襄陽一位知府調任新職,攜了眷屬家資上路,走到武昌府住進驛站,半夜裏被一個小偷偷走了一隻箱子,那位知府卻不敢報官捉拿。後來地方捕快因為另一宗案子捉住那個小偷,小偷一並交代了那件事,大家才知道被偷走的那隻箱子裏滿滿登登裝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這便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真實寫照!想必你們也心知肚明,這樣的事情隻是個例嗎?那些白花花的銀子後頭,到底藏了多少敲肝吸髓的貪墨劣跡?又有多少百姓被敲詐得家破人亡平無立錐之地?

    “盡管張先生整頓過吏治,眼下的情況也有所好轉,可貪、散、懈依然是官場三大頑疾。貪乃萬惡之源,隻要手上有那麽一點兒權力,就想著貪,朕實不想多說,你們也都清楚。

    “關於散,記得張先生曾描述過,京城十八大衙門,全國那麽多府郡州縣都是政令不一各行其是。六部谘文下發各地,隻是徒具形式而已,沒有幾個人認真辦事,去貫徹執行,如此一來,朝廷威權豈不等於虛設?

    “還有懈,百官忙於應酬,忙於攀龍附鳳,忙於拉幫結派,忙於遊山玩水吟風弄月尋花問柳,好像唯一不忙的,就是自己主持的政務,久而久之,大明變成錦被掩蓋下的一盤散沙。

    “此時倘若國有激變,各級衙門恐怕就會張皇失措,皇權所及怕是連京城都難以覆蓋,就像這次將宛平縣作為改革試點,掀起多大的浪花?此事朕稍後再與你們詳談。難道這就是你們眼中所謂的政治清明嗎?”

    朱翊鏐在闡述這個問題時,不斷用易立競式的拷問,目的無非是要無限地挖掘並接近真相。

    然而這樣的拷問讓人如芒刺背,申時行、馮保、陳炬都不敢吱聲。可惜他們眼前沒有水,不然也可以學“小四”那樣不停喝水以掩飾心虛。

    這三位都是久浸官場之人,朱翊鏐所說的官場種種行狀,他們又哪裏不清楚?官場痞子多,油子多,混子多,他們也曾夢想,至少有那麽一段時間,夢想一位聖君能夠使出雷霆手段,將官場積弊掃滌幹淨,但久而久之感覺自己的想法有多不切實際。

    或者說他們早已經麻木了,有多少公正廉明的官員因不滿現實紛紛揭露彈劾巨奸大猾而遭暴露打擊?如今他們也隻能勉強稱得上是潔身自好了——即便如此,馮保也不敢稱。

    這是現實,他們三個豈能不知?

    正因為非常清楚,又多多少少有些心虛,所以才無話可說。

    “好,朕接著說百姓安居樂業。”朱翊鏐道,“你們哪個真心認為百姓日子過得很好呢?伴伴,還是你來說吧,把王老漢的故事,也是我們親眼所見,講給申先生和陳公公聽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