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909章 希望(1/2)

    皇室宗親尾大不掉的問題,由朱翊鏐提出來當然不一樣。

    朱翊鏐是皇帝。

    張居正當初隻是首輔,盡管當時朱翊鈞也不親政,基本上一切都由張居正說了算,可臣就是臣。

    臣與君畢竟不一樣。

    如今朱翊鏐明確提出來,申時行當然看到了一線希望。

    雖然張居正的一係列改革也觸及到皇室宗親的利益,比如清田大計,將皇室宗親占有的土地也扒出來不少,但朝廷供養皇室宗親需要高昂的財政支出的問題依然束之高閣。

    明明看到並指出這個問題,張居正在十年改革途中卻沒有采取行動,可見這不是一般的問題,或者說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他的可控範圍。

    想到張居正的改革,作為張居正的得意門生,申時行當然清楚其座主改革的脈絡與方向。

    張居正明確指出的五大隱患,國家沒有錢不富裕,財政入不敷出,是改革急需解決的當務之急。

    為什麽出現財政危機呢?其根源大致在三個方麵:

    第一,土地兼並愈演愈烈。明朝中期之後,土地兼並發展迅猛,大量民田被皇親國戚及官僚地主侵占。皇莊、王莊遍及京畿,地方上官僚與地主豪強也跟風兼並土地,侵奪民產。

    一時間,不論是有爵位的勳臣,還是大內派出的太監,亦或是有功名伴身的豪紳,紛紛搶占兼並土地,各類莊田不斷擴張,土地高度集中,百姓苦不堪言。

    而與此同時,奪得大量土地的貴族官僚們,由於享有無需納糧交稅的優免權。在兼並土地之後,利用特權虛報田數逃稅,這也就造成了明朝的土地被兼並的越來越多,而國家的稅收卻越來越少的局麵。

    到了萬曆初年,全國田賦收入比明朝初期整整減少了一半。

    對於以田賦作為主要財政收入的明朝來說,納稅田的數量減少直接導致了財政收入日益縮減。

    但龐大的皇室宗親及行政機構開支有增無減,以及官員的貪汙和浩大的軍費,都極大的加重了明朝財政入不敷出的程度。

    第二,人口流失,可控的人口急劇減少。隨著官僚地主兼並土地的愈演愈烈,明朝實際控製的人口也開始不斷減少,大量農民紛紛破產,或流亡荒野他鄉,或賣身於豪強為奴。

    以至於明朝建立之初,全國戶口總數尚有一千六百多萬戶,但到了弘治四年(即公元1491年)全國僅剩下九百多萬戶,雖然後來有所緩升,但明朝控製的人口數大量減少是事實。

    相應的也會導致土地荒廢、賦稅和徭役的征發困難,必然會加重明朝財政及經濟發展的困境。

    第三個根源,賦役不公,百姓負擔沉重。明朝的賦役製度,是沿用前朝的兩稅法,田賦有夏稅和秋糧之分,役法有裏甲、均瑤、雜泛,所以賦稅和徭役是分開的。

    稅是按田畝數量進行征收,對象是田。徭役征發的對象是戶丁,這種賦役的征發方案,理論上是公平的。

    但是自嘉靖、隆慶之後,官僚豪紳們在擁有優免定額的權利以外,還運用各種舞弊的手段,逃避賦役。

    他們通常會買通胥吏,用“飛灑”,“詭寄”等方法,巧妙規避,逃脫賦役責任,而將繁重的賦役轉嫁到貧苦的百姓頭上,以至於出現了“富者田廣而賦役輕,貧者田狹而賦役重”和“有有田而無賦者,有有賦而無田者”的情況。造成賦役嚴重不均的現象。

    在這些因素的惡性循環下,明朝的社會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日益凸顯,國困民窮的現狀逼迫著明朝開始尋覓改革自救的辦法。

    張居正推行改革正是基於這種種困境,迫使明朝不得不作出改變。

    為了鞏固明朝的統治,振興國家財政,決定發動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力圖推行以“一條鞭法”為核心的財政經濟改革。但在這之前,需要先整頓明朝早已腐朽的吏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