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665章 替僧(1/2)

    慈寧宮。

    萬曆皇帝開始說第二件事。這也是他來見李太後的主要目的。

    “娘,依照舊時禮儀,孩兒登基為帝時,就該找個替身剃度出家的,可當時張居正壓根兒不信這一套,所以被他否決,說這是巫術。”

    說起這一茬兒時,萬曆皇帝的語氣中明顯帶有恨意。

    但實事求是地說,皇帝替身出家考其來由,確實源於佛教來中國之後,結合巫術的做法。

    中國巫術有一個觀念,認為通過巫術可以使某種能量從一個物體或一個人身上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

    比如說:做一個紙人或草人,寫上仇家的名字,放置於某處,用針紮其五髒六腑,認為對仇人不利可以報仇。

    這便是巫術所謂的“能量傳遞”。

    實際上“皇帝替身出家”也是一種“能量傳遞”。

    他們認為“佛法”將有助於皇帝,但皇帝自己又不願苦修獲得佛法,所以就找到一個替身,以自己的名字出家,以為這樣獲得的佛法就能落到自己頭上。

    “皇帝替身出家”所獲得的佛法,通過“能量傳遞”轉到皇帝自己身上。

    這就是典型的巫術想法。

    但沒辦法。

    中國古代的許多人,甚至包括有些現代人,骨子裏本就缺乏崇高信仰的感情,心靈裏麵的巫氣往往很濃。

    他們對“神佛”,對“宗教”,往往是交換心態,“皇帝替身出家”就是典型的做法,以為找一個人替代一下就可以取得佛法了,對“神佛”其實近乎於戲弄。

    張居正不信這一套也情有可原。

    因為他不信,李太後也不好說,萬曆皇帝又小做不得主。

    這事兒便一直沒辦。

    但不可否認,早在一千多年前,梁武帝蕭衍大力提倡和推崇佛教。為表示信教至誠,他除了大肆修建寺廟外,還舍身同泰寺三次,臣僚們沒辦法隻得選擇“替僧”替他出家。

    如此,對於皇帝來說,既可照常穩坐龍位,一呼百應,不失“人主”的威嚴,也不棄現世的享樂。

    同時,又有他的“替僧”在為他“虔誠”修行誦經,以祈今生善終、來世修福,真個是兩全兩美。

    於是,替僧製便在封建帝王間沿襲相傳,直至清代溥儀。

    因此,萬曆皇帝提及此情時飽含恨意也算情有可原。

    他接著說道:“替僧雖被耽擱下來至今,可孩兒一直惦記著從未忘記,最近孩兒讓陳炬給找一個替身,他說,也不是什麽地兒的人都行。

    “陳炬還說,若能在娘的家鄉縣上物色一個,那是最合適不過了。經過幾番努力,他還真的找到了一個,年紀與孩兒一樣大,長相也差不多,而且聽說眉宇間還挺有佛相的。

    “陳炬本想將那人直接領進京城,可想了想,還是覺得讓人去請,這樣顯得重視。反正漷縣也不遠嘛,所以孩兒懇請娘出宮跑一趟。”

    哦,李太後點了點頭,原來是因為找替身出家的事兒。

    “好!”李太後也沒多想便答應下來。

    “多謝娘親!”

    萬曆皇帝大喜,接著又說道:“趁今年剛好是發放度牒之年,便讓那人替孩兒出家吧。孩兒已經想過了,將那人京城,安置在昭寧寺。”

    “娘,孩兒陪你一起去。”朱翊鏐當即興致勃勃地道。

    李太後稍一思忖,覺得將朱翊鏐帶在身邊也好,便點頭同意了。

    萬曆皇帝似乎想說什麽,但又忍住沒開口,也相當於同意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