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664章 譙樓鍾聲(1/2)

    “皇弟,如果是你,遇到這種事兒該怎麽做呢?”

    見李太後沉吟不語,萬曆皇帝不禁扭頭問朱翊鏐。

    朱翊鏐想了想,如是般回道:“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認為還是照章辦理為好,且不說因為發放度牒增長貪汙腐敗之風,等到下一個六年,難道還要增加名額嗎?”

    萬曆皇帝思忖片刻後點頭說道:“皇弟言之有理,那依皇弟之意,就是不會增加名額了?”

    “嗯。”朱翊鏐點頭道是。

    “那眼下的困局又該如何破呢?”萬曆皇帝接著問道。

    朱翊鏐回之一笑:“皇兄太瞧得起皇弟了。你與許閣老都覺得棘手,此事不好辦,讓皇弟有什麽法子?”

    “娘以為呢?”萬曆皇帝轉而又虛心地請教李太後。

    李太後緩緩言道:“還是鈞兒自己做主吧,娘不發表任何意見。”

    其實,她本心是讚成朱翊鏐的,可既已定下規矩,就嚴格按照規矩來。如果因為遇到一點兒困難便改變規矩,那皇帝的威權何在?等到下一次,那幫人會不會得寸進尺呢?

    但又考慮到兩個兒子之間微妙的關係,尤其是得知朱翊鏐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後,迫使她不得不正視,盡量在兩個兒子麵前保持平衡。

    如果非得要表態,那她也隻能寧願站在大兒子這一邊。

    所以她才讓萬曆皇帝自己做主。

    這可不是她隨口一說,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萬曆皇帝也沒轍了。

    其實,他早已經料到李太後不會反對增加名額。畢竟李太後篤信佛宗,到處捐資修廟,多剃度幾個和尚,料想她也不會不同意。

    至於首輔申時行,萬曆皇帝覺得更不會反對了。申時行一向以“息事寧人”為原則和處事標準。

    可萬曆皇帝沒想到,朱翊鏐竟明確地持反對意見:不增額。

    而李太後又說了不表態的。

    如此一來,萬曆皇帝也隻能將發放度牒的事暫且壓下不提。本來這也不是他來慈寧宮的主要目的。

    李太後則直接跳過去問:“鈞兒,還有一件什麽事兒?”

    她不認為發放度牒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兒,一來有禮製在前,二來即便破壞規矩增加一千名額也不是不可以,還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而且她已料到這不是大兒子萬曆皇帝來慈寧宮見她的原因。

    沒猜錯的話,第二件事才是。

    ……

    而就在萬曆皇帝找李太後的同時,許國來到首輔申時行的值房。

    無它,隻因發放度牒的事。

    剛推開門進去,許國就發現申時行臉上泛了一點高興勁兒。

    “元輔。”許國喊了一聲。

    “許老來了,來來來,請坐。”申時行說著便起身離開文案後頭的座椅,踱到前麵來與許國對麵行揖而坐。

    兩人剛一坐定。

    申時行又起身從文案上拿出兩張內閣專用文紙遞給許國。

    “許老來得正好,我這份條陳,正想請你過目呢,來,幫我斟酌斟酌。”

    看得出來,申時行有幾分得意。

    許國接過文紙,隻見上麵密密麻麻但十分工整地寫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