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465章 與一群豬沒啥分別(1/2)

    如此重大的事,居然讓他不聞不貢作不知情?那這一趟豈不是白跑了?

    王之垣一臉的詫異,與遊七麵麵相覷,之後將目光投向朱翊鏐。

    他心中有無數個疑問。可麵對朱翊鏐,一時又不知從何起。

    倒是遊七先開口了。他擔憂地問道:“潞王爺,這到底怎麽回事?會對咱家老爺造成多大的影響?”

    朱翊鏐道:“無論造成多大的影響,我們都不要搭理。”

    遊七又不甘地道:“可任憑他們那般誣陷咱家老爺嗎?”

    “身正不怕影子斜,怕什麽?讓你們不搭理是因為:第一,倘若幹涉,那不是有簇無銀三百兩之嫌?第二,且不我們能不能阻止,請問如何幹涉?明顯這背後有人慫恿、搗鬼嘛。”

    “真是可惡!”遊七緊握拳頭,從嘴裏恨恨地吐出四個字。

    王之垣畢竟是個做大事的人,朱翊鏐的一句“湖廣還需要你”,讓他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和此事的危險性,倘若硬要幹涉,搞不好會留丟烏紗帽的。

    所以,聽到朱翊鏐的話後他選擇了沉默。關鍵是,仔細一想,他也認同朱翊鏐的看法,此事確實不宜幹涉。

    這樣,王之垣就沒有多什麽,依朱翊鏐之意回去了。

    當晚上,朱翊鏐去見張居正,有些疑問他也想得到答案。

    除此,他還想著另外一個問題,之前與李太後曾探討過。

    那就是大明的宗室問題。

    ……

    張居正的平靜倒是在朱翊鏐的意料之鄭起遼王一案以及時隔多年還有人想借機攻擊他,張居正不過淡然一笑而已,並未放在心上。

    既然專門來一趟,朱翊鏐也沒想著回避,所以直截簾地道:

    “張先生,首先我肯定相信你,但有幾個問題也確實想請教。”

    “沒關係,潞王爺不妨直問。”

    “當年張先生年少中舉,你的祖父醉死在遼王府,張先生認為這是一次蓄謀還是一次偶然?”

    “蓄謀談不上吧。”張居正道,“當年祖父不過是遼王府一名侍衛,遼王還不至於蓄謀害死我祖父。當年我中舉,祖父高興,所以貪杯,我寧願相信祖父的死是一次偶然。”

    這點與朱翊鏐所見略同,他接著又道:“不瞞張先生,外界有一種聲音,遼王被廢,是張先生挾私報複,這種論調張先生極度不認可吧?”

    張居正不屑地一笑,反問道:“潞王爺以為呢?”

    “我認為是遼王咎由自取。之所以這樣問張先生,隻想求證一件事,張先生祖父雖然是醉死,可畢竟是醉死在遼王府,聽張先生的祖父最疼你了,對你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想張先生對祖父的死一定耿耿於懷吧?”

    張居正的情緒被勾起來,看上去有幾分失落,喃喃地道:“的確,祖父當年最疼我。不過祖父醉死,我想怨不得任何人。我隻想,即便沒有發生這個悲劇,以遼湣王(即朱憲?)的罪行,將他貶為庶人囚禁起來而沒有處死算是輕的了,隆慶帝心慈手軟而已。”

    繼而,張居正又數落道:“潞王爺不過在京時插手過問了幾件政事而已,並沒有犯下什麽大罪,就被褫奪封號貶為庶人,而遼湣王的罪是潞王爺的百倍不止,如果以此論,那毫不誇張,他都夠處決好多回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