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354章 莫言淡薄少滋味 淡薄之中滋味長(1/2)

    眾官員猜不透將會發生什麽,是因為馮保和王國光同時被彈劾來得太突然,那接下來這兩位大佬命運如何?

    李太後還沒有完全放權呢?她會持何意見?

    萬曆皇帝難道這麽著急樹威?他又會如何對待?

    反正以當前的形勢看,眾官員實在是猜不透。

    而申時行之所以緊張得不行,除了馮保和王國光兩個是座主張居正同一條戰線上的人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朱翊鏐臨走前的警告猶言在耳。

    申時行很擔心這是萬曆皇帝或張鯨的一次試探。

    即便不是,作為張居正的門生,座主生前兩個最親密的戰友被券劾,他心裏頭也緊張。

    首輔到時候肯定是要表態的啊!

    此時此刻,萬曆皇帝還沒有來,禦幄空著。為萬曆皇帝撐張金傘和大團扇的錦衣力士也沒有登堂入室。

    申時行不免有幾分忐忑。

    關鍵是兩件事來得突然,他沒有想好應對之策。

    加上他偏於溫和的性子,又是新上任的首輔,做事難免,哦,應該一向有縮手縮腳的一麵。

    因為緊張,就想找人話。

    申時行便挪步到東簷柱前,這裏是公卿例朝序立之地。

    成國公朱應禎、英國公張元功、老駙馬都尉許從誠都在。

    還有吏部尚書王國光、戶部尚書張學顏、禮部尚書徐學謨、兵部尚書梁夢龍、刑部尚書嚴清、工部尚書曾省吾、左都禦史陳炌等,這些京師一等衙門的堂官都已依次站好,見申時行走過來,紛紛作揖行禮。

    九大卿中,王國光是唯一一位從張居正剛擔任首輔就跟隨左右的堂官。

    九大卿中也屬王國光資曆最高年紀最長,他是正德七年,即公元1512年出生的人,比張居正還要大十幾歲,此時已是七十有一的高齡了。

    所以,申時行走過去與眾人寒暄兩句後,便直接將目光定在王國光身上。

    申時行年輕張居正整整十歲,而王國光年長張居正十三歲。

    年輕二十多歲,算來申時行是王國光晚輩的晚輩。

    他誠摯地撫慰道:“王老,無論被誰彈劾,您千萬不要氣餒啊!”

    王國光搖了搖頭,氣餒倒是看不出來,畢竟七十多歲的人,又不是第一次被彈劾,他一生起起落落好幾次呢,但難免有幾分哀愁。

    王國光道:“元輔,其實在得知太嶽兄病逝時,我就已經想好了請辭,七十多歲的人了,也該退位讓賢。隻是怕元輔你怪罪,我你剛一上任,我就請辭不幹,未免有些過不去。現在剛好被券劾,我便向陛下乞骸骨回歸故裏,元輔也怪不到我頭上了。”

    或許是因為被彈劾的次數多了,畢竟是經曆過大風大濫人,王國光對這次彈劾看得十分淡然。

    話的語氣也相當之平和,非但沒有氣餒的情緒,反而好像很感激彈劾他的言官給他一個請辭的機會。

    申時行感覺王國光的去意已決,不免深深歎了口氣。

    能得張居正青睞十年的人,放眼朝堂獨王國光之人而已。

    申時行當然表示遺憾。

    他不禁又朝兩簷掃了一眼,與九大卿序立的東簷柱相對的西簷柱,是六科廊言官的序立之地。

    六科廊言官若論官階,都不過六七品,壓根沒資格站在這裏。

    可因為六科廊的地位特殊,無論是俸祿還是排衙,他們享受的都是正四品官員的待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