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大明不負卿

第120章 不知不覺躺贏(1/2)

    在座的官員一個個都傻眼了。

    張文琦隻了一句,朱翊鏐卻竹筒子倒豆般一連反問了六句,壓根不給張文琦開口的機會。

    好家夥!

    而且反問的問題……那真個是叫咄咄逼人口無遮攔!

    什麽“唯恐下不亂”,什麽“當張先生死了”……這樣出格的話,也隻有他潞王敢啊!

    張文琦被嗆得麵紅耳赤,妥妥的給人一種“秀才遇見兵,有理不清”的無可奈何之福

    萬曆皇帝表情淡定,渾似一局外人,坐在那兒一言不發。

    張鯨哭喪著臉,似乎早就能料到會是這樣的結局。他不知道自己當初為何鬼迷心竅,非要攛掇人家去彈劾潞王朱翊鏐?

    馮保表麵上看起來好像與萬曆皇帝一樣淡定,可見朱翊鏐用這種近似“潑皮打滾、無理取鬧”的方式對付禦史,不禁拍案叫絕。

    心想就得這樣啊!與那幫人講道理……哼,那是萬萬講不過的。

    別人不清楚,他馮保可是有著親身經曆門清著呢。想當初,他被高拱排擠,高拱為了對付他,唆使六科廊言官一道參劾。

    毫不誇張地,當時真是把他嚇哭了,若非李太後力挽狂瀾,卷鋪蓋走饒是他而不是高拱。

    然而,盡管他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可被言官彈劾的情景依然曆曆在目,現在隻要一想起來,他就感到心有餘悸。

    ……

    第一回合與吳夢熊,朱翊鏐可謂躺贏;待第二回合與張文琦,起初聲援響應的大臣多,還以為會出現大反轉,然而結果……

    其實,朱翊鈞的“胡攪蠻纏”有誰沒聽?但大多數也隻是停留在聽階段,還真沒幾個見識過。

    今兒個總算是見識到了。

    懟得張文琦無話可一愣一愣的以為就完事了嗎?

    沒櫻

    那可不是朱翊鏐的作風。

    隻聽他接著道:“你呀你,就隻知道盯著我是親王的身份,不該插手政事,可你捫心自問,冷靜下來想一想,包括在座各位,張閣老致仕回家,由申閣老擔任臨時代理首輔,這是不是最有利於政局的穩定之舉呢?”

    這一問出來,殿內鴉雀無聲。

    那是當然啊!

    在座各位誰也不傻,拋開潞王的身份,如果這個舉措沒有朱翊鏐的摻和,從一開始就是李太後或是萬曆皇帝的決定,相信沒有人敢提出任何異議。

    內閣本有兩位閣臣,這就好比是兩人爭搶一塊兒蛋糕,當然不及一人享受一塊兒蛋糕穩定啊。

    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

    李太後當初猶豫了一陣子,做出決定後還擔心給張四維難堪,從而引起朝局的混亂。

    可當張四維氣憤致仕,到後來心平氣和致仕,中間的轉變也讓李太後看到了這決策的好處,先且不正確,至少有利於內閣的穩定與工作的展開,不至引發衝突。

    在座的堂官,又有哪個不知道張居正親近申時行這個門生?

    試想一下,如果不逼張四維致仕,張居正能放心嗎?申時行在內閣又豈能不感到掣肘呢?

    這樣一想,似乎還真得感謝朱翊鏐的胡來哈。

    因為逼退張四維,隻能由朱翊鏐出馬才最合適呀!

    不妨再試想一下,如果逼退張四維的是李太後,或是萬曆皇帝,又或是張居正,那會引起什麽樣的軒然大波?沒人敢想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