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也能瘦成美女

正文 第十一章:蛋白質幫你克服減肥平原期(2/2)

    第四:發育不良

    營養狀況評價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將影響機體組織蛋白質的合成。在兒童和青少年,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身高體重低於正常兒童,甚至影響智力的正常發育。成人可有疲倦、無力、體重降低、血漿清蛋白下降、肌肉萎縮、貧血,嚴重時可出現營養不良性水腫。另外,還能使傷口愈合緩慢、免疫功能低下。

    蛋白質嚴重缺乏,多見於發展中國家的兒童蛋白質缺乏常與能量缺乏同時發生,稱為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是幾組臨床症狀不同的綜合征。嚴重的PEM,可導致兒童死亡。輕型、慢性的PEM常被忽略,但對兒童生長發育有明顯影響。

    怎樣攝入蛋白質?

    為了能在減肥的同時還能保證蛋白質的很好吸收,我們選擇什麽樣的食物比較好呢?

    動物食品裏麵含有高蛋白質,但是動物蛋白質的熱量比較高,不利於減肥,相比之下,大豆之類的植物性蛋白質中熱量要低得多。所以,減肥的時候,盡量選擇熱量低的高蛋白食物。盡管如此,小編還是要提醒你,植物蛋白質對我們身體的構成和氨基酸的組成是不同的,即使吸收了一定量的植物蛋白質也很難對筋肉的形成起作用。

    麵粉、小麥胚芽、豆類、蝦、螃蟹、貝類、海藻、牛肉、雞肉、肝髒、豬腿肉、魚、蛋、牛奶、乳酪及深色蔬菜等都含有很高的蛋白質。

    另外,我們可以在體檢的時候注意觀察尿檢結果的尿素氮值,自我判斷出你是否缺乏蛋白質。

    蛋白質是身體多個部位的組成部分。當“總蛋白質”數值低的時候,有可能導致身體中多個部位蛋白質不足。作為腎髒指標的“尿素氮”原本為蛋白質的廢棄物。如果在尿檢中發現這個指標偏低,則說明人身體中的蛋白質不足。最理想的值是處於基準值中間的數據,當去體檢的時候也可以根據數據進行自我診斷。

    肉類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應當適當吃肉,補充必要的膽固醇和蛋白質。

    隨著年齡增長,人的消化能力逐漸減弱,由此開始慢慢喜歡清淡的食物,而少攝入肉類。但是,肉類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如果不攝入肉類食品,可能導致蛋白質不足。因此,即使年紀大了,也應當適量攝取脂肪少的肉類食品,如瘦肉或魚貝類食品。脂肪中的膽固醇是修建細胞膜、合成激素的不可少成分,從食物中攝取適量膽固醇非常有必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