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

正文 第8章 巳時:脾經旺(2)(1/3)

    主要表現3:麵紅、神疲乏力、氣粗、口幹口臭、惡心、噯腐吞酸、小便黃、大便幹、舌苔厚膩、脈滑等。通腑瀉濁法選方:證屬腑氣壅滯,治宜通腑瀉濁,方子以五磨飲子為基礎,可選加火麻仁、蘆薈通腑瀉濁。

    【健脾也是在健腦】

    脾和腦是相關聯的

    中醫學的脾實質上是一個多元性功能單位,包括了西醫學的脾髒、胰髒、消化道和神經係統的部分功能。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與吸收營養,但與思維、意識活動密切相關。如《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脾“在誌為思。思傷脾”,一方麵脾主導著人的意識以及思維活動,另一方麵人的意識、思維活動的變化會影響脾的功能。胃腸道的病變,亦會引起精神、意識活動的障礙,如《黃帝內經·素問·逆調論》

    中提出“胃不和則臥不安”,說明胃腸道功能失調,則睡眠不得安寧。

    脾胃與意識活動可相互影響

    老年性癡呆症及帕金森病患者,經常在頭部和腹部發現同樣的組織壞死現象。大腦麵臨驚恐或生氣時,釋放出一種應激素,會引起胃痙攣而產生疼痛,應激素的過分刺激還會導致腹瀉。當情緒壓抑時,食管神經受到高度刺激,會讓人產生吞咽困難的現象。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鬱、恐懼等症狀。

    腸神經係統是第二大腦

    有研究提出,人的精神意識和運動功能是在大腦的主導下與諸髒腑以及經絡共同完成的。腸神經係統的功能不僅獨立主持胃腸的功能活動,而且與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鬱症、恐懼症有著密切關係。

    脾和意識的關係,具有一定的解剖學基礎。

    美國科學家發現,人生來有兩個腦,即顱腦與腸腦,它們相互作用與影響。腸腦是指位於食管、胃、小腸與結腸內層組織的鞘中的腸神經係統,內含有數以億計的神經細胞、神經遞質、蛋白質和複雜的環行線路,能夠獨立進行生理活動。

    【敲打脾經的妙法】

    中醫認為,“久坐傷肉”,肌肉得不到鍛煉,就會引起脾虛,“傷肉”也就是傷脾。平時多敲敲脾經可增強脾經的運化功能,補充因久坐損耗的元氣。

    判斷脾虛的小方法

    看眼皮:如果眼睛很大,明亮有神,而眼皮卻耷拉下來了,雙眼看上去沒精神,就說明脾虛。因為中醫認為眼皮也是為脾所主的,如果眼皮鬆了下來,說明脾主肌肉的功能出現問題了。

    這種情況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

    觀察舌頭:如果舌頭顏色較淡,舌邊出現齒痕,說明脾很有可能出了問題,最好趕緊去醫院檢查一下。

    敲打脾經法

    坐姿:將一隻腳的腳踝壓在另一條大腿上的坐法,也就是架腿法。采用這種坐法利於對脾經的按摩。因為脾經起於足大趾內側端的隱白穴,然後沿小腿內側正中線上行,再進入大腿內側前緣,然後進入腹部。這個坐姿正好可以將脾經暴露出來,從而便於按摩。

    敲打法:拍打時要握空拳,用掌指關節端由上至下一路拍打下來,用力適中,對於大腿部位的脾經拍打時可稍用力。兩條腿都要敲,每側以敲打10分鍾為好,敲打的時間是上午9∶00—11∶00,氣血流注脾經之時。敲打的次數不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