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

正文 第7章 巳時:脾經旺(1)(1/3)

    【巳時,脾經當令】

    脾經——巳時值班的“糧食局局長”

    巳時(9∶00—11∶00)氣血流注於脾經。脾主運化,主肌肉四肢,把胃消化的精微物質輸送到腠理當中。

    脾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生血。中醫講脾胃是“倉廩之官”,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整個消化係統,是生成營養物質供給五髒六腑活動的能量源泉,所以在中醫上有“脾土”、“胃土”之稱。脾胃的功能正常,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化生精、氣、血、津液。

    脾經上的穴位:脾經一側有21個穴位(左右兩側共42個穴位),其中11穴分布於下肢內側麵,10穴分布於腹部及側胸部,首穴為隱白,末穴為大包。

    脾經的循行:脾經循行起於足大趾內側甲角旁的隱白穴。從足走胸,經足內側內踝前方,行於下肢內側前緣,在腹部行於任脈旁開四寸,胸部行於任脈旁六寸,止於腋下六寸大包穴。

    脾經的養生調理之道

    吃過早餐後,9∶00—11∶00需要依靠脾胃的運化。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氣充足,白天工作就幹勁十足。如果脾虛弱就容易出現胃口不佳、四肢倦怠、頭暈、麵色萎黃、腹脹、經常打嗝等症狀。上午是工作時間,但繁忙的工作之餘,不要忘了利用這一養脾的最佳時段調理脾經氣血。還要注意不要食用燥熱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傷胃敗脾;不食生冷食物,以免寒涼損傷脾陽,導致脾失健運,濕邪內生。

    《黃帝內經·素問·痿論》認為,“脾主身之肌肉”。水穀精微和津液等物質在脾的運化作用下被輸送到全身各處,並化生成氣血以滋養肌肉,為身體的活動提供充足的能量。脾的功能正常,則肌肉發達豐滿,壯實有力。如果運化無力,帶不走水穀精微,就會造成脾虛或脾濕太重,甚至慢慢感到連吃飯都不香了。人上了年紀後之所以會出現肌肉鬆弛、四肢無力、食欲下降等症狀,就是因為脾髒衰弱、運化無力的緣故。

    巳時氣血正好流注脾經,此時脾經是最旺盛的。

    它吸收了胃傳來的食物,並將其輸送到全身各處。肌肉得到足夠的營養就會“蠢蠢欲動”,這時人就會產生“活動筋骨”的意願。運動過程中肌肉的能量得到了消耗,就會迫使脾輸送更多的營養過來。老年人每天巳時鍛煉身體不僅能強健筋骨,而且一天下來都會特別有精神。

    【脾為後天之本】

    脾的重要功能是運化水穀

    水穀,泛指各種飲食。脾運化水穀,是指脾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

    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依靠脾的轉輸作用和散精功能,將水穀精微上輸於肺,由肺髒注入心髒的血脈化成氣血,再通過經脈輸送到全身,營養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各個組織器官。

    概括來說,脾主運化水穀,包括了消化水穀、吸收轉輸精微物質,並將精微轉化為氣血的重要生理作用。

    脾為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的源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