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國

第38章 大國之文:小人得誌,斯文掃地? (5)(3/4)

    盡管在今天看來,科學主義並不那麽令人信服,但就當時的情景而言,他們對西醫的維護確有道理。在1920年代,雖然科學已經沒有多少人敢出來說半個不字,但西醫在中國還處在幼苗階段,偌大的國家,四億多人口,像樣的西醫滿打滿算也不足萬人,係統受過教育的中國醫生更是少得可憐。梁啟超的手術事故的確是某個西醫的錯,但並不代表整個西醫體係全錯了,盡管這個錯發生在中國醫療水平頂尖的協和醫院,也並不奇怪。中醫治好了胡適西醫治不好的病,也不代表整體上西醫不如中醫。現代的醫療衛生防疫體係,主要得依賴西醫才能建立起來,這是不爭的事實。盡管這兩位大學者不會以個體案例否定全體,但這個國家的大多數人卻不可避免地有著這樣的習慣,恰好這兩個案例又發生在這樣兩個酷愛科學、推崇西醫的大名人頭上,如果炒作出來,其影響所及,給西醫造成的麻煩肯定是難以預料的。反過來,中醫也一樣會有失誤和事故,甚至草菅人命的胡治,如果概率計算,中醫出的問題肯定更多。翻一下過去的筆記,這種虎狼之醫的記載還是很多的,如魯迅先生那種個體體驗,拿破鼓皮和墨水來治病的中醫實在不乏其人。所以,單就一個方麵的個體事件來說事,肯定是不夠公平的。

    不過,曆史走到今天,中西醫的位置已經倒過來了,顯然是具有寶貴價值的中醫已經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如果今天的人們還跟當年的梁啟超和胡適一樣,恐怕這二人死後有知,也未必會讚同的。

    章太炎的政治瘋病

    章太炎現在的名頭是國學大師,但是在清末民初,他名聲最大的那些年,他是革命家、政治家。隻是他這個政治家卻是從故紙堆裏硬爬出來做的,趕寸了有聲有色,趕不到點上就一塌糊塗。他的學生說過,老師是學者,談起學問,昏昏欲睡,談起政治卻眉飛色舞。隻是眉飛色舞之際,往往帶著任性,有時候任得讓同誌啼笑皆非,有的時候令敵手啼笑皆非。

    章太炎是同盟會早期的骨幹,在東京辦民報的時候,很是打了一些大仗,若沒有他一支罵人罵得酣暢淋漓的筆,革命黨人的聲勢早就被梁啟超們壓下去了。然而很快,章太炎就跟孫中山鬧翻了,不是同誌之間的那種爭吵,而是公開的翻臉。在民國的最初歲月裏,政黨分分合合,章太炎雖然都是熱心分子,但卻一直站在先是同盟會,後為國民黨的對立麵。他厭惡孫中山,對黃興不感興趣,甚至跟原來光複會的同誌也貌合神離,倒是對那個被造反的新軍士兵從床底下拖出來的黎元洪有著絕大的熱情,連續弦找老婆也非湖北人不娶。所以,在袁世凱壓迫國民黨的時候,章太炎和他身屬的共和黨如果不是幫凶的話,也是袖手旁觀的。可是,當袁世凱如願地當上了正式大總統,不再需要國會這個選舉機器了之後,借追繳國民黨議員的證書,實際上把個國會廢了(夠不成半數,無法開會)。到這時,醉心於議會政治的梁啟超和章太炎等人才如夢方醒,但是木已成舟,悔之莫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