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國

第20章 大國圖騰:紅色“桃花源”? (2)(2/3)

    有意思的是,胡景翼還發現了這場運動跟陝西人的關係,陝西學生屈武上京到總統府請願,“屈武以頭撞徐世昌之足,再撞其柱。政府諸人懼,又感其誠,遂得許多完滿結果”(1919年10月15日)。因此,他非常佩服屈武,覺得陝西有人。關於這次請願,屈武也有回憶,不過沒有說他以頭撞徐世昌的腳,也沒有碰柱子,而是以頭碰地“血流如注”。

    耐人尋味的是,運動過後,胡景翼開始看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一連看了很多天,一直到把書看完,感覺“其中無予不能解者”(1920年4月13日)。顯然,政治的意向,已經悄然影響到了文化觀念。

    胡景翼是個軍閥,不過當時反對段祺瑞聯日推行武力統一的人們中,有不少都是軍閥。其中有直接受到威脅的南方軍閥,也有北洋內部的直係軍閥。誠然,這些人反段固然有利益之爭的因素,但未嚐沒有對段祺瑞爭取日本援助而出賣主權的不滿。其中,吳佩孚、馮玉祥和胡景翼以及南方軍閥趙恒惕等人,還是相當具有愛國心和正義感的,在平時,他們的軍隊紀律就比較好,而且沒有多少劣跡。因此,他們對五四運動的呼應,不僅僅是出於派係之爭而爭取輿論,也有互相感染和相互支持。

    曆史是複雜的,很像樣的學者也有一時看起來很不怎樣的表現,而名聲不佳的軍閥,也有發乎內心愛國情感。

    無法分級的《色戒》

    《色戒》的成功有風波,內地的風波來自影迷。顯然出於對隻能看刪節版心有不甘,中國內地影迷們再一次集體發出感慨:要是電影分級就好了。類似的討論,好像陸陸續續已經抽風過好幾回了,最後都是隻見樓梯響,人就是下不來。其實,依我這個外行之見,凡是在我們的影院裏放的電影,無論是外麵進來的,還是自己拍的,想要分級,難。因為在我們的審查者的思維裏,隻有刪節,沒有分類。他們的任務,開始是把那些令他們臉紅耳熱的鏡頭擋在國門之外,後來就變成程序了,隻要見到暴露鏡頭就是一板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