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國

第5章 大國之民:愚昧而卑賤? (1)(2/4)

    一個國家,當政府尤其是警察和司法部門不能維護秩序,不能還下層百姓一個起碼的公道的時候,下層百姓就會去求助黑社會。黑社會也自然會以下層社會的執法者麵目出現,在很多場合充當裁判,盡管他們的本身,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秩序的破壞者和下層百姓的壓迫者。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需要某種秩序,都有人在尋求公道,如果政府失職,那麽自然會有替代者。舊中國的種種亂象,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此。

    “佛見喜”李蓮英

    在晚清,李蓮英可是個大人物,從某種意義上,名頭比那些王公大人甚至中興名臣還要響,說起晚清掌故,想不提李總管的大名都難。種種傳聞,說好的有,說壞的更多。在很多遺老遺少眼裏,大清國之所以完了,多少跟這個沒把的茶壺(閹人)有點關係,西太後做的孽,大概有一半得算在他的頭上。

    說起來,李蓮英,甚至他的主子西太後,都有點生不逢時。如果放在別的朝代,像他這樣的宦官和這樣的太後,說不上流芳百世吧,也斷不可能留下罵名。可是晚清趕上的是一個千年未有之變局,是已經進入現代的西方,用武力脅迫東方進入他們世界體係的時代。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代,領導中國實現轉型,顯然不是一個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女人所能勝任的,所有的處置失當,作為一個女主來說,身邊的宦官,自然而然地要背些黑鍋。

    從朱一新、安維峻這種鐵麵禦史的彈章,到街談巷議的群眾輿論,李蓮英的所作所為,大體上跟他的前輩們,從東漢的中常侍到明朝的劉謹、魏忠賢們差不多,無非是惑亂朝政,買官鬻爵這些事。比起西太後第一個寵信的太監安德海來,李蓮英還算是幸運的,因為還沒有人說他走運是因為沒有騸幹淨。

    雖然李蓮英在西太後跟前一直得寵,甚至破例得封四品頂戴,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靠得住的證據表明,他曾經(哪怕一次也行!)對朝政插過嘴,臧否過哪怕一介小官。雖然走李蓮英門路升官的人倒是不少,估計銀子也拿了不少,但是,實在找不出證據,說有哪個人的得官,是李蓮英背後在老佛爺那裏遞了話。李蓮英的發財,更多的可能是人們把他想像成那種一言九鼎的人物,想像成可以弄權搞名堂的寵臣。也就是說,人們按照從前得寵宦官的麵目,來比照李蓮英,比照來比照去,送銀子走門路成了常態,而不送倒成了心病,為了保險起見,大家還是送的好,所以就都送了。

    其實,在西太後眼裏,李蓮英是個特別低調,行事謹慎,而且極其幹練富有指揮調度才能的人(宮裏的許多大規模的儀式活動,都是李蓮英一手操辦,無不井然有序)。這個一直自比乾隆的當朝太後,根本不可能允許太監,哪怕是最親信的太監,對朝政插半句的嘴。對這個清朝祖製上根本沒有根據的女主來說,隻有更加嚴格地講究祖宗規矩,才能夠堵住別人的嘴,所以,盡管她用這些人,但也隻是當使喚的下人,決不會讓他們染指朝政。在其他的宦官和宮女眼裏,李總管雖然位高權重,卻是一個善解人意,從不作威作福的人,隻要有機會,他總會給人以方便。所以,宮裏雖然派係複雜,但沒有人背後壞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