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國

第4章 大國之官:獨特的管理者? (3)(3/4)

    王導之世,門閥豪族勢力已成,而且斷送了西晉江山,社會對新王朝的呼喚是抑製門閥豪強,獎拔草萊,恢複中原,改變政府由門閥勢族壟斷的局麵。然而,王導卻一麵模棱兩可,在南渡的中原門閥和江南豪族之間搞平衡,一麵放縱門閥豪族把持政權,胡作非為,從而換取他們的支持。這就是說,王導處在一個本該抑製政府官吏的時代,恰恰不抑製,反而更加放縱。僅僅由於進入中原的各個遊牧民族之間的爭鬥,以及中原漢人對本族王朝的依戀,才使得偏安的小朝廷得以苟延。這樣的丞相,這樣的聵聵,當然沒法得分。

    對於政府而言,無為是種境界,在這種境界裏,民間社會可以自然地生長,實現自己的均衡發展,但是,隻有在抑製了官吏的權力衝動的情況下,無為才有可能。

    風月與官場

    大家都知道,清朝尊崇理學,以朱熹為宗。這一點跟製度一樣,也是清承明製,不過,從白山黑水那地方過來的滿族人,學什麽都很較真。明人尊崇理學,除了朱元璋這代還馬馬虎虎當回事,後來的皇帝根本就不在意。理學僅僅成了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考罷便成為束之高閣的高頭講章。在現實生活中,從皇帝到官員,大抵一體放縱。皇帝後宮,動輒萬人,最荒唐者如武宗,還在宮外設置豹房,私自外出獵豔。上行下效,官員們自然加倍演繹聲色生涯,狎妓縱酒,放浪形骸,無所不為。理學也因此進化為心學,最後則成了隨心所欲之學,《金瓶梅》和《肉蒲團》這樣的貨色,剛好可以成為心學的另類經典。天理從人心深處被發掘出來,跟人欲攪得難分彼此。

    可是,清朝不這樣。首先皇帝後宮的人數大為減少;另外行房時還要有許多規矩。在故宮那種幽暗仄窄的地方,膽子稍微野一點的皇帝都不樂意在宮裏居住。而堅守工作崗位的皇帝則後嗣不昌,到了宮外的園子被洋鬼子燒掉後,沒處可去放肆,連著幾個皇帝幹脆一個後代也生不出來了。

    清朝皇帝帶頭自我約束,雖說有限度,但比起老百姓,還是色福齊天,可是跟前朝比,已經算存天理滅人欲了。當然官員們也跟著倒黴,最大也最不得人心的一條禁令,就是不許官員嫖妓。曆朝曆代,朝廷差不多都有官妓,設置專門機構——教坊司管理,一方麵為朝廷創收,一方麵優待官員——官員嫖妓優先。然而,清朝皇帝把朱熹的話當真,不僅取消教坊,而且不許官員嫖妓,反差未免過大。可過大是過大,但沒人敢表示不滿。一來人家原本就是征服者,手裏的家夥不吃素;二來理論堂堂正正,合乎經典,想駁嘴都張不開,所以大家隻好忍著、順從,以暗地裏罵理學為偽道學出氣。更有那熱衷拍馬屁的假道學,居然順著皇帝來,變本加厲,連唱戲的女旦也給禁了,讓各級領導幹部的性生活淡出鳥來(索然無味之意,來自《水滸傳》裏各好漢所用的當時明朝社會的常用語),隻好跟自家的妻妾用功(已經有研究證明,在那個時代,官宦家的妻妾,在性技巧方麵,很是不行),各自帶頭,為康乾盛世的人口激增作了不少貢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