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心路八十年

農民的傳統政治意識(2)(2/2)

    --“財貨均有”

    無論是“均勞”、“同欲”還是“和諧”、“尚同”,都離不開物質財富等量占有的內容。所以,“財貨均有”才是均平意識的根本情結所在。對社會財富的分割和占有形式,是各民族文化形態的最基本內容,每個民族都在自己曆史演進的各階段有相應的規定,並在幻想中呼喚一種理想的占有與分配模式。在中國曆史上,一方麵是在土地所有製形式上大土地所有製和小土地所有製並存;一方麵是經營方式上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小農家庭式經營。前者的反差刺激了農民的均平意願,而後者的劃一又固化了這種心願。在任何情景下,理想都是現實的影子,盡管有時是雜湊起來的影子。因此,對於農民來說,最理想的莫過於每個人都保證拿到完全一樣、不多不少的一份。農民憑自身的經驗感覺到,財富占有的差別是一切不公平的源頭,“人平不語,水平不流”,要想不“平”,就得從根本上找,如果人人都吃一般飯,穿同樣衣,自然大家心情舒暢,誰還你爭我奪?曆代農民起義多以“均貧富”相號召,見識淺的,僅限於“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銀”,有遠謀的,則提出平分土地的方案。理論的遞進,浸透著理想的追求,人們向往著由“分財不敢不均”[5]的“天”來補平天下人的財產占有額。

    --“互助修睦”

    這是農民社會理想中令人向往的一種人之關係境界,也是農民在長期艱苦生活中凝煉出來的一種自然樸素的情感和為士大夫所稱道的鄉土美德的主要成分。民間關於稱頌鄉農鄰裏相互幫襯、彼此扶助的動人故事汗牛充棟,林林總總,在一定程度上,某些僻地山鄉確能實踐“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儒家理想境界。這樣的場景並非罕見:農民會拿出最後一塊饃送給素不相識的乞丐,隨後自己也加入討飯的行列。中國農民淳樸善良的性格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顯現。在經濟發達地區,為物欲所“汙染”的農民,也往往懷念他們所失去的“樂園”,向往那相濡以沫的境界。應該指出的是,農民的這種情感與向往是美好的,但卻是物質貧乏的低水準生活的伴生物,帶有強烈的斥富、嫌富、忌富的情緒,所以這種情感與向往相對來說是脆弱的,一旦商品經濟的洪流湧至,它就會同許多古樸的民風民俗一樣,陷於消融瓦解的命運。

    農民的均平理想是他們化為政治的暴眾時參與政治的理念工具,它是有力的,能反複地造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時它又是無效的,因為這畢竟是無法實現的烏托邦。農民日常以繳糧納賦認同國家與皇權,在無法正常生活時以均平理想為武器摧垮原有的國家,把皇帝拉下馬,呼喚新的國家與秩序,在兩者的中間,遊離著“機會觀念”。

    注釋:

    [1]《三國誌·魏書》,卷11。

    [2]馮夢龍:《古今笑》,53頁,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軍錄·兩廣總督吉慶折(嘉慶七年十月十二日)》;蕭一山:《近代秘密社會史料·洪門三十大誓》,嶽麓書社1985年版。

    [4]《墨子·尚同·上》。

    [5]《墨子·尚同·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