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寵愛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正文 第34章 育兒篇(10)(2/4)

    2.見縫插針法:抓住考試中的空餘時間,什麽也不要想,隻要記住收縮腹部,同時扭動身體,打哈欠,連續做幾次,就能收到自我放鬆的效果。

    3.呼吸放鬆法:運用深呼吸法要注意兩個要領:一是緩慢地、有節奏地吸氣,緩慢有節奏地呼氣。二是吸氣後停1~2秒鍾再呼出。在呼出氣時,立刻感受肌肉的放鬆狀態。

    長效自我調節法

    以上這些短平快的方法,隻是對症處理,可能隻是暫時消除焦慮緊張。但如果一個考生失去了信心,那麽可能上麵的方法作用就不大了。對此,可以嚐試使用下麵的方法:

    1.心理暗示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一個適合自己的考試目標,把成功的標準與這個目標相聯係。以此為前提,暗示自己:“我平常知識學得紮實,考試會成功的”,“我對自己做什麽很有信心”,“我感到比較輕鬆”等。這樣方能把情緒調至最佳。也可以伴隨深呼吸去排除雜念,並心中默念“我有把握考出我的最好水平”、“我沒有什麽問題”、“我已經平靜了”,反複幾次可能會立時換來自信。

    2.宣泄法。通過活動、鍛煉、聽音樂讓自己的心理壓力下降。把自己的擔憂、焦慮傾訴給自己的好友、父母等,不要悶在心裏自己細嚼慢咽。在講述的過程中,你可能就會發現自己的擔憂和焦慮減輕很多。但宣泄也要注意,不能完全把對問題的解決依賴於別人,這樣反而會削弱自己的鬥誌。

    3.飲食療法。飲食調節是重要的減壓手段之一,如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因為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樞神經係統;煙中的尼古丁也同樣具有刺激性;酒精性飲料可能會使人深刻放鬆,但之後會產生反彈性的刺激性效應;避免食用人參,其含有刺激劑;刺五加有助於保持頭腦的清醒,同時可緩解壓力。壓力會導致體內缺乏VC、VE、B族維生素和鎂,因此適當補充這些維生素和礦物質是有益的;適度多飲水;避免含糖量很高的食品,如果汁,幹果等。

    三、逐步成熟的人際交往

    高中生一般年齡都在15~18歲之間,從心理學上劃分正值青年初期,他們擺脫了初中生的幼稚,逐步走向成熟。高中生對人際關係比較敏感,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他們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一個人如果能生活在一個溫馨的集體環境中,與周圍的同學、老師建立起和諧的關係,他就會消除孤獨感,產生安全感,保持情緒的平靜和穩定。否則,就會感到孤獨和壓抑,進而影響學習、生活,影響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高中生的人際關係逐漸向成人化靠攏,處於生理、心理上的一個“偽熟期”。

    首先,在交友麵上由一般性的普遍交友演變為個別性的交友,出現了所謂的“摯友”,許多人相知一生的摯友往往都在此時產生並發展了持久的友誼。

    其次,擇友標準上,由受功利恩惠和情感影響轉變為開始有意識地強調思想認識和追求目標的一致性,強調誌趣相投,要求彼此坦誠相待,以個性、脾氣、興趣、愛好為相互接近的條件:在這一點上,已顯示出相當明顯的成人傾向。

    第三,在對人際關係的重視方麵,高中生自尊心逐漸成熟,開始看重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和形象。

    第四,高中生,男女生之間轉化為友好相處,彼此相互認知,出現融洽的氣氛。個人活動力增強,開始充分表現自己的獨立能力。

    高中生交往的對象無非有三個:老師、家長和同學。那麽如何處理好與他們的關係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