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寵愛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正文 第18章 婚姻篇(8)(1/3)

    事後,我也不知道聽了我這麽決絕的話,爸爸媽媽做何感想。我無法想象爸爸、媽媽分開後的日子。這些天,爸爸媽媽沒有再說離婚的事,或許是因為我用性命相逼,阻止了他們分開的想法。我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家。我的成績不算好,但是,我可以為了爸爸、媽媽努力,隻要他們不離婚,隻要我還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家,是我學習的動力。可是,這些日子,我還是老會想起爸媽鬧離婚的事,隻要一想到這件事,我就沒心思讀書了。

    離中考隻有三個多月,我該怎麽做,才能淡忘這件事,才能靜下心來讀書……

    這是一個孩子對家發自心底的呼喚。於父母來說,離婚也許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於孩子來說,父母因感情失和引發爭吵,乃至導致家庭的破裂解體,會給他們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中考的備考階段,正是孩子們向他們的未來發起強有力的進攻之際,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來自父母、家人的支持和鼓勵。現在,小羽的父母在孩子中考前產生了嚴重的家庭矛盾,甚至升級到了“鬧離婚”的地步,小羽因備考而產生的緊張心情會更覺得壓抑,備考學習時注意力必然會分散,整日處於焦慮、恐懼和擔憂之中。為人父母都有一顆愛子之心,都願意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去學習、生活,正如小羽的父母,寧願背負著經濟壓力,也要買新房一樣,但是,親愛的爸爸媽媽呀,對孩子的成長而言,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遠比物質條件更為重要。目前家庭之中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中考,這是一家人共同麵對的任務,家長所能做的便是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以使孩子能靜心地學習。為此,大考前家長要盡力維持家庭氛圍的和睦,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能全力以赴地備考。在孩子人生的關鍵時刻,父母即便有再大的矛盾也要等到這段關鍵期過去之後再說,不要讓你們一時的衝動毀了孩子一生。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們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員,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孩子,應該明白在家庭中,每一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心理疆界——即自己所處的角色位置,以及所應承擔的職責。

    父母之間的問題應由他們自己去解決與處理,即使他們選擇離婚,也隻說明他們對維持這段夫妻之間的感情已經沒有信心,他們想選擇對他們來說更好的生活,這一點並不影響他們做你的父母,他們對你的愛沒有任何變化。所以,如果那一天來臨,請接受並體諒他們的選擇,並用你的愛為他們的未來而祝福。

    無論如何,家庭破裂對這個家裏的每個成員來說都是一種傷害,每個有責任心的父母都應該盡其所能扮演好自己在家庭裏的角色,經營好婚姻,維護好家庭裏的每一份歡樂。

    四、“蝸婚族”:離婚不離家

    離婚不離家已經不再是電影、小說裏的情節了,“80後”麵對社會的不斷發展,他們不停製造著“蟻族”、“蝸居族”等新詞匯,集體“奔三”的“80後”,又迎來了比蝸居更加荒唐的“蝸婚”生活。所謂的“蝸婚族”即麵對高房價壓力,也是房產升值的誘惑,離婚的“80後”仍然居住一個房子裏,這類“80後”自嘲為蝸婚族,但其中也容易引起情感糾紛和財產糾紛。

    據全國婦聯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中國首席婚戀服務專家百合網”聯合統計的婚姻狀況信息,與往年相比,2009年離異人數比例略高,其中,“80後”的離婚率在30%左右。另據北京某基層人民法院立案庭不完全統計,部分“80後”離婚人士決定離婚不分家。

    有關專家表示,隨著物質條件的提高,人們對婚姻生活的需求也隨之提高。如“70後”、“60後”新婚未必能住上高質量的新房,“80後”結婚不僅有房,有的還有車。因消費水平不可逆轉,到了一定的消費程度,如因離婚讓生活水平驟然下降,很多人也不能接受租房住,情願選擇“蝸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