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寵愛自己的心:生活中的心理妙招

正文 第7章 自我篇(6)(1/3)

    表露自己的不幸和努力

    當被嫉妒者感到幸運之時,嫉妒者卻因此感到不幸,這種幸運的反差便成為嫉妒心理產生的源泉。因此,如果能主動向嫉妒者吐露自己的不幸往事、自己所作的努力以及目前的窘境,就會縮小雙方的心理距離,並讓對方的注意力轉移。這往往會使對方對你的努力自歎不如,也會使對方感到你的謙虛,甚至會產生對你的同情,從而有可能使嫉妒的火苗熄滅。

    主動接近、求助於嫉妒者

    嫉妒者之所以嫉妒別人,往往是由於自己的自尊心沒有獲得滿足。如果不計態度和言行,主動接近、求助嫉妒者,他會感到你的進步並不會對他造成威脅,甚至還有求於他,其自尊心在某種程度上獲得滿足,妒火的溫度就可能降下來。

    讓嫉妒者也來分享歡樂

    當你取得成就並獲得榮譽時,注意不要冷落別人,更不要居功自傲。你可以采取各種方法讓大家都來分享你的歡樂與榮譽,這有助於消除緊張空氣,維持正常的人際關係。

    總之,對別人產生了嫉妒並不可怕,關鍵要看你能不能正視嫉妒。你不妨借嫉妒心理的強烈趕超意識去奮發努力,升華這種嫉妒之情,把嫉妒轉化為成功的動力,化消極為積極,超過別人!

    四、貪婪之心要不得

    小美找到心理診所,很不好意思地對醫生講,自己正處於迷惑與選擇之中。不知是父母小時的教育不當,還是與生俱來的貪性,自己對物質方麵有著很強的“占有”心理,小到幾支大頭針,大到建築用的磚頭、公家的訂書機等,都想扛回家。她明知這樣不對,有時就是控製不住自己。

    從投資的角度來講,貪婪之心更是要不得。國內某塑料製品廠生產的塑料製品由於質量好,價格低,一度曾占領市場,產品銷售達到了高潮。負責人看到這種情況,認為抓住此機會,進行大規模生產,就會從該產品上獲得更大的利潤。於是投資購買了價格昂貴的進口注塑成型機,又大量購進原材料,吸收人力,將前期獲利幾乎全部投入了再生產。誰知事與願違,當他將生產出的大量產品投入市場後,效果並不像他想得那樣好,銷售量還是保持在原有水平,並且還有下降的趨勢。這位投資者大惑不解,這才開始認真地研究市場行情。原來,許多同行業廠家正陸續將開發的新產品投入市場,這些產品造型獨特、色彩豐富、輕巧靈活、實用美觀,在許多方麵都較從前有所改進和突破。自家產品與之相比,的確有些相形見絀。這位投資者這才如夢初醒、搖頭苦歎、懊惱不已。正是貪婪盲目的心理給這位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這個教訓不可謂不深。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必須克服過分求利的心理,保持冷靜的頭腦,市場狀況不好時也不氣餒,要繼續開拓。精明的投資家每次投資總求取最大利益,但不求取更大利益。

    一般而言,貪婪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錯誤的價值觀念

    認為社會是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為自己擁有。這種人存在極端的個人主義思想,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他們會得隴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從不會滿足。

    行為的強化作用

    有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時,多有懼怕心理,一怕引起公憤,二怕被捉。一旦得手,便喜上心頭,屢屢嚐到甜頭後,膽子就越來越大。每一次僥幸過關對他都是一種條件刺激,會不斷強化著貪婪心理。

    攀比心理

    有些人原本也是清白之人,但是看到原來與自己境況差不多的同事、同學、戰友、鄰居、朋友、親戚、下屬、小輩,甚至原來那些比自己條件差得遠的人都發了財,心理就不平衡了,覺得自己活得太冤枉,由此也學著伸出了貪婪的雙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