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記得我傾國傾城

正文 第15章 眉間心頭·朱砂 (7)(1/4)

    臨終前,她在苦情樹下發願,若夫君變心,從今往後,讓這苦情開花,夫為葉,我為花,花不老,葉不落,一生同心,世世合歡!

    第二年,苦情樹果然開出了嬌柔粉嫩的花,像一把把小扇子綻放在樹葉間,隨風而散淡淡的香氣。

    從此苦情樹成了合歡樹,花是合歡花,隻是花期很短,隻有一天,葉子也是隨了花,晨展暮合。

    她的故事太悲涼,女子的愛就是有這樣的不甘,明知道他變了心,仍然存著一絲幻想來等待,即便化成草木,也用精誠換和他的相守,哪怕一季隻一天相對,也要以最柔軟最嬌羞的麵目出現,落在地上也是自己生出憐惜,這一場愛,她拚得徹底。

    總有人說愛情中的女子往往不動腦子,聰明伶俐勁兒都不見了,隻是憨憨的,旁人看得分明她就是不真切,也不知道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

    若是真糊塗,那倒也是福氣,看在眼裏的和握在手裏的一樣多,永遠不會有失落。

    可憐的是明明已經知道了的結局,卻還努力地去尋找轉折,或者隻是怪自己太多心,不是別人說不透,是自己不願意承認。

    是自己承擔不起。

    張愛玲聰明亮烈,專程從上海跑去溫州看胡蘭成,隻需一眼就已看透他和範秀美的關係,不但不說,也不允許自己去想,在她給範秀美畫肖像時,未完就撂了筆,胡蘭成問她原因,她說,我畫著畫著,隻覺她的眉眼神情,她的嘴,越來越像你,心裏好一驚動,一陣難受,就再也畫不下去了。

    心裏有深愛,怎會不明白。

    刻意不提的委屈,到底還是最瞞不過自己。

    每當夏天走過合歡樹時,看到樹上顫巍巍如美人粉痕的花,就想給那個女子托夢去,告訴她,她的相公名落孫山,遭受打擊偶發意外變得失憶,他忘記了自己趕考求仕的路,也忘了家裏苦守的妻,他丟了過去,幸而情緣不減,還有他們合歡的機會。

    古時候的讀書人應試真是一件冒險的事,尤其是對於家裏的妻子來說,整個全家老少,守家勤田的擔子都要壓在女子的肩膀上,而送走的人要經過多少的十字路口,要記得方向辨得深淺懂得進退,才可能盼到團聚的一天。

    相比而言,夫君在軍營倒是更有安全感,即便是浴血奮戰生死難料,至少不用擔心他的改變,活著等他回來,死了等他同葬,還有什麽好怕呢?

    合歡花又叫馬塍花,宋人蘇泂有詩句,所幸小紅方嫁了,不然啼損馬塍花。

    清人李鑾宣也有詩句,馬塍花發春濛濛,馬塍花落啼小紅。

    這兩首都是憑吊薑夔的,那個大雪初停的夜晚,寒意清曠,他和小紅乘一簡舟還鄉,小紅輕輕地唱起曲子,輕婉得如天外仙子,他隨之吹響洞簫,蕩盡滄桑漂泊,在這一刻,傾心相合。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鬆淩渡,回首煙波十四橋。

    這一清幽滌塵的才子佳人雪夜圖,曾被曆來畫家意想無限,蔥蘢地置於畫端,任頤這一幅,不取那份飄逸朦朧,獨憐素潔清冷,落寞歸途,知己難酬,且在這一唱一和間,心裏十萬烽煙已看透,他筆墨放縱,難掩其情,把寧靜化解得如枝上傲鬆,任風雪鬥寒霜,天闊意茫茫。

    薑夔是南宋的一抹冷香,伴著清獨絕於世上,他一生從未出仕,靠賣字和朋友的接濟為生,醉情於文學、音樂和書法,幾多音律篇章,除了他,無人可以接續,他體貌清瑩,逸氣曠達,不覺悲苦,困躓場屋不減風神,若閑雲孤飛,去留無意,仿如世外仙人,不沾塵緣一點漣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