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製度史導論(第二版)

第三節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1/3)

    傳統中國政府由於其天下觀的緣故,沒有現代的世界意識,因為政府沒有外交概念,自然也就不會設置辦理外交的部門。清朝對於朝貢各國,限定在廣州一城,由兩廣總督負責接待,然後由兩廣總督派人護送到禮部,再由禮部負責招待,安排朝覲之事。朝覲完之後,再原路返回。隻有朝鮮一國,可以從東北進京,直接到禮部。西北方麵,則由理藩院直接負責接待。所有禮部和理藩院接待的國家使節,都必須承認一個前提,就是清朝皇帝是天下共主,因此朝覲的時候,所有使節都必須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禮。隻有俄羅斯例外。禮部負責對外事務其實是一個象征,就是說,在對外關係上,中國維持的是一個禮製體係,凡是遵王化的人(接受教化)才能進入到這個體係來,否則就不要來,眼不見為淨。早在18世紀末,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華,要求建立平等的通商外交關係,雖然由於特殊原因,乾隆還是接見了不肯下跪的英國人,但是依然要求人家自行納入朝貢體係,決不肯建立平等的外交和商務關係,結果雙方不歡而散。在西方強行打開中國大門之前,西方國家隻有葡萄牙的使節按照藩屬之禮見過中國皇帝,其他國家派來廣州的代表,由於不肯對兩廣總督施禮,實際上大多數來往文書都由十三行代為遞交。對外貿易,隻限定於特定的港口,最終隻有廣州一口開放。但所有貿易都必須通過官方指定的商行(人稱十三行)進行。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已經開始了被西方強行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係的過程,但吃了敗仗簽了城下之盟的清政府,卻硬是不肯承認這個已經壓到頭上的世界體係。雖然開放了五口通商,卻明裏暗裏通過地方官對通商設置障礙,不許民眾購買西方貨物;在體製上,依然把與西方的關係,限製在地方層麵上,堅持讓兩廣總督負責五口通商事宜(後改為兩江總督),而且沒有外交意識,硬是將與外國的關係定在通商上,對國門開放以來到來的諸多問題視而不見。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和法國聯手,再一次強迫清政府進一步開放國土。這一次,他們安心要讓中國人不僅從實質而且從形式上也必須承認這個世界體係。但是,清朝的鹹豐皇帝寧肯多賠款,多開放口岸,也不肯讓外國使節駐節北京。他可以容忍英國人占領廣州,並在廣州建立一個傀儡政府,實際控製廣州許多年,但卻無法容忍在北京城裏有一個不向他下跪的人存在。由於鹹豐的執拗,戰爭升級了,北京被英法聯軍占領,清朝皇帝的別墅圓明園被搶掠焚毀。

    在接下來的談判和妥協中,外國使節駐京的條件清朝不得不接受。由於英國人和法國人堅持不肯跟禮部和理藩院打交道,一個全然不同於以往政府部門的機構誕生了,這就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或者總署。在外國人眼裏,這個機構就是中國的外交部,然而,在中國人自己的想象中,它隻是一個臨時機關,一旦有可能,就把它撤銷,而且,在衙門的名稱上,還保留著文化上的自大,貌似“總理”人家各國的事務,以此求得心理平衡。

    由於開始設置的時候就有臨時的打算,所以,總理衙門的機構和人員安排,模仿軍機處,設總理大臣和總理章京,所有人員均從各個部門臨時抽調,讓他們做兼職。總理大臣分為三等,首席曰管理大臣,由王大臣兼任;其次曰大臣,以軍機大臣兼任;再次曰大臣上行走。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堂官,甚至地方大員都可以兼任總理大臣,有到任視事的,也有掛名的。總理大臣沒有定員,多的時候有十幾個。總理章京也分等級,有總辦章京、幫辦章京、章京、額外章京,額外章京中有8人是由軍機處章京兼的。

    雖然在清朝政府視線裏,總理衙門是個臨時機構,但自總理衙門成立(1861年1月)之日起,跟洋人打交道就成為中國政治的主題之一。隨著中國卷入世界體係的程度日益加深,總理衙門不但沒有撤銷的可能,反而管理的事務越來越多,機構越來越龐大。凡諸外交、通商貿易、海關稅收、國防、海防、航運、鐵路、郵電、開礦以及涉及西方的宗教事務等等都歸總理衙門管,就是說,凡是沾點洋人、洋務邊兒的事情,都歸總理衙門負責管理。總理衙門很快就超越六部之上,變成了另一個軍機處。事實上,如果軍機大臣不兼任總理大臣,那麽等於權力小了一多半。在總理衙門存在的多數時間裏,總理衙門最高負責人管理大臣,都是由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奕兼任的,其他軍機大臣一般也兼總理衙門大臣。總理衙門還有兩個有業務關係的大臣,即直隸總督兼任的北洋通商大臣和兩江總督兼任的南洋通商大臣,都是地方大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