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製度史導論(第二版)

第五節 宋朝的兵製(1/4)

    強調文治精神,在製度安排上有意以文製武,以文壓武,這大體上是曆代王朝的共性。但在軍事體製內部,往往並不因此而壓扁武人,總是留有餘地,以保持軍隊係統的相對獨立,借以製衡行政勢力。但是,宋朝的軍事製度,則不是這樣。它不僅將傳統的文治精神強調到極致,使得武人完全處在文官控製之下,而且著重在軍事體製內部設置重重障礙,把軍隊束縛得緊緊的,全然無法靈活動作。隻強調效忠,不在乎效率,這是宋朝兵製的一大特色。

    曆朝曆代的軍事製度,無非有兩個目標:一是能將軍隊控製得住,二是對軍隊使用得好。一般來講,在冷兵器時代,在兵為將有的情況下,軍隊作戰效能比較高,但控製係數低;在兵為國有的情況下,軍隊作戰效能要低,但控製係數高。因為,冷兵器時代的作戰,往往是血肉相搏。對於軍隊組織而言,需要將領和士兵恩義相孚,感情融洽,至少得彼此熟悉,這樣才能有較好的配合效果。古之名將和兵學大師吳起為士兵舔癰,士兵為之死戰,其實是駕馭士卒的一種方式。中國自秦漢以來,就是個小農社會,農民習慣於生活在基於鄉土的共同體之內,有小圈子互助的本能。一旦離開了土地,變成士兵,必然模仿原來的地緣和親緣圈子,結成類似的共同體。所以,在這樣的軍隊裏,如果不重新形成一個“熟人社會”,彼此就難有凝聚力。

    另外,從軍隊和行政係統的關係來看,雙方結合得緊,軍隊效能就高,反之,則後勤保障以及相關的動員措施就可能出現障礙,導致軍隊行動受限。當然,一個成熟的帝製國家,不可能將行政和軍事權力集中在一個係統之內,但為保證軍隊的有效性,兩者部分的結合還是存在的。漢代的郡、尤其是邊郡的軍政合一,唐代邊地節度使的軍政合一,都體現了這種結合。當然,這種結合對於中央政府是危險的,特別容易造成政權的動蕩,或者地方割據。不過,盡管有危險,一個合理的製度必須使得軍隊與地方行政有著適度的結合,否則就難以應付突然的危險,尤其在邊境上更是如此。軍隊與行政當局脫節的結果,隻能導致邊防軍對緊急事件應付不了,甚至難以抵擋外敵的突然入侵,不能為中央政府部署應變反應爭取起碼的時間。

    事實上,無論是軍隊組織內部的兵將關係,還是軍隊組織外部的軍隊與地方行政係統的關係,都是軍事製度所必須麵對、而且需要做出妥善製度安排的。目標就是,必須保證它們之間有某種聯係性,但又要防範其可能的離心趨向。漢代的軍事製度,在這方麵做得最好。一方麵,它是兵為將有的,但隻局限在將領和他的親兵部曲範圍內,其他士兵都屬於定期為國家服役的農民,但這些服役的農民跟將領之間也有相當的親和性,隻是用分隔各個單位的方式,防止叛離。另一方麵,軍隊和地方行政當局是合一的,郡太守就是郡的軍隊首領,但這種結合又被局限在一個個郡的範圍之內。事實上,軍事製度的設置,是在兩極之間走鋼絲,一端是低效而可靠,一端是高效而易叛。偏向於哪一端,都會導致皇權的不穩甚至危機。但是,也許由於五代時期驕兵悍將的刺激過於強烈,宋朝的軍事製度安排,居然一邊倒地趨向低效而可靠一端。

    1.軍隊的分類和布局

    宋朝的軍隊分為中央軍和地方軍。中央軍是皇帝的親衛軍禁軍。地方軍有廂兵、鄉兵和蕃兵。蕃兵招自內附的少數民族,主要用於以夷製夷,防範邊境少數民族的騷亂,編製不定,多數情況下隻給一個名義和少量補助。鄉兵是地方有急務時,臨時招募的士兵,一般不脫離本地的鄉土網羅,編製不定,事畢則散。廂兵才是正經的地方軍隊,但不僅數量少,而且大半老弱病殘,僅僅可以供衙門使役,根本不能用來作戰。而且,沒有特別的需要,地方上不許招募鄉兵。事實上,如果沒有中央政府的特許,地方上也沒有能力招募鄉兵,因為宋代的地方財政權限甚小。地方上的軍隊如此孱弱,以至於平時連稍微大一點的團夥盜匪都對付不了。每當流竄的匪幫臨境,申報中央派兵來不及,往往就由官員出麵,以牛酒金帛賄賂對方,讓他們到別處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