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製度史導論(第二版)

第八節 隋唐的司法製度(1/2)

    隋唐是中國司法製度發展過程的一個轉折點,法律律條從這個時候起開始脫離原來的原始痕跡,趨於人性化,司法審理製度也趨於製度化和程序化。隋唐司法製度成為後世的模板。

    1.法律內容

    在隋之前,律令煩苛是司法製度的一個基本特征。自秦以來,嚴刑峻法精神,一直是司法的主導思想。雖然漢朝以儒家經義解釋法律的方式對此有所緩和,但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自三國以來,法律再趨嚴苛。各種名目的酷刑流行,動輒陷人死罪,而且法律條文煩瑣,缺乏分類,遵守和執行都不方便,隻是為官吏濫用法律提供了便利。隋文帝建國後,製定《開皇律》,本著改變法律煩苛的精神,對以往的法律進行了重大修訂。後來隋煬帝再修《大業律》。鼎革之後,唐朝在隋律的基礎上製定《貞觀律》和《永徽律》,以及對律條的解釋《永徽律疏》(後世稱之為《唐律疏議》),基本上都遵循了刪繁就簡、廢除苛法,走向法律專門化的原則。

    《開皇律》刪去死罪81條,流罪154條,徒枷等罪1000餘條。唐律進一步減死罪92條,改較重流罪為徒罪71條,宣布廢除自古以來的兄弟連坐之法。將法律分為9類,第一為《衛禁律》,是關於維護皇帝和國家安全方麵的法律規定;第二為《職製律》,是關於官員失職處理的行政法規;第三為《戶婚律》,是關於婚戶田土等主要在民事方麵的法律規定;第四為《廄庫律》,是有關國家倉庫和馬廄方麵的行政法規(唐朝實行府兵製,而且主戰兵種是騎兵,所以,對馬廄和倉庫特別重視);第五為《擅興律》,是關於軍隊的法規;第六為《賊盜律》,是關於偷盜搶劫和危害國家的罪行如何界定和量刑的法律規定;第七為《鬥訟律》,是關於鬥毆的刑事處分規定;第八為《詐偽律》,是關於欺詐和作偽的刑事處分規定;第九為《雜律》,凡是不能歸在上述類別的犯罪,統歸在這裏。這樣的分類比起現代的法律當然是粗糙、缺乏係統的,但在古代世界,已經是相當精細的了。唐律其他的篇目還有《名例》(司法總則)、《捕亡律》和《斷獄律》,主要是講司法原則和規定。

    2.司法原則

    隋唐時期的司法原則大體是“五刑”、“十惡”和“八議”。

    “五刑”即五種刑罰的方式。對犯人的處罰,原則上限製在這五種形式上。五刑為笞、杖、徒、流、死。其中死刑分為兩種,一是絞(保留全屍),二是斬。笞刑就是用笞條抽打,為刑罰中的最輕者,從10到50分為五等。杖刑即是用竹杖和木杖打屁股,從60到100分為五等。徒刑即為關押服勞役,最低為1年,最高為3年,也分為五等,每等之間相差半年。流刑即為流放,分為1000、1500、2000裏三等,刑滿即在流放地編戶落地。流刑以下的刑罰,均可以用錢來贖。死刑分為絞、斬兩種,由於中國人一向有保留全屍的觀念,所以量刑以後者為重。

    “十惡”是十種重大的犯罪行為,一般不許赦免的,分別是:一為謀反,即圖謀推翻王朝政府的行為;二為謀大逆,即毀壞皇家陵園、宗廟和宮殿的行為;三為謀叛,即私通外敵和背叛朝廷投降敵人的行為;四為惡逆,即毆打和謀害親長的行為;五為不道,即特別殘忍的犯罪行為,比如殺死一家非罪的三口人,肢解人和行妖術害人等等;六為大不敬,指對皇帝的不尊敬和惡意冒犯;七為不孝,即對親長的忤逆行為;八為不睦,即毆打和謀害親屬;九為不義,即殺害長官和師長;十為內亂,即亂倫和強奸親屬。我們注意到,十惡具有強烈的倫理色彩,其核心是強調對違反忠、孝道德和破壞倫理秩序行為的懲罰。

    “八議”是指八種對可以減輕刑罰人的特別關注。這八種人犯了法,在審判時需要經過特別的審理,並且享受減免刑罰的對待。其一,議親。親,指皇帝和皇後的近親。其二,議故。故,指長期跟隨皇帝的故舊。其三,議賢。賢,指有大德行的人。其四,議能。能,指有大才藝的人。其五,議功。功,指有過大功勞的人。其六,議貴。貴,指職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有爵位一品以上者。其七,議勤。勤,指有大勤勞者,即有過特別勤政經曆的人。其八,議賓。賓,指“承前代之後為國賓者”,即前朝退位者的直係後裔。八議的精神,就是從皇帝的角度出發,親貴可以減免刑罰。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貴族製的殘餘。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八議的範圍卻並不嚴格,除了“親”有特指之外,其他七項,具有非常大的彈性。何者為賢,何者為能,其實並沒有一個嚴格標準,這就給皇帝和權貴操縱枉縱罪犯留下了餘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