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製度史導論(第二版)

第三節 科舉製度(2/5)

    雖然進士難考,但終唐之世,士之有為者,大多趨之若鶩。屢敗屢戰者有之,前赴後繼者(父子相繼)亦有之。關鍵是這種考詩賦的考試,能考出人的文字修養和文學才能來。一旦考中,則為人所推崇。律詩,尤其是排律,是對文識意境、文學修養、詩歌音韻以及文字技巧都要求比較高的一種詩歌形式。好的律詩,不僅意境悠遠,文辭清美,而且讀來抑揚頓挫,餘音繞梁。從某種意義上說,要想做好詩,不僅要有精深的功夫,而且必須有點天才才行。由於進士考試的帶動,整個士林,乃至整個社會都對詩歌重視起來,朝野流行律詩,連酒樓妓館,也傳唱不絕。這種社會風氣,反過來又影響到科舉考試,以至於後來的進士科,完全依律詩做的好壞取人,其他的因素都不考慮了。

    進士難考,考取後也是安排做八九品的小官,但以後的發展卻比明經快得多。唐朝的宰相,進士出身的人往往要占一半以上,其他的名臣和名人,也往往是進士出身。科舉製越是發展,出身寒門的知識分子通過進士出身的就越多。從某種意義上講,進士科才是真正打破門閥世族的利器。

    進士與明經是經常舉行的科目中,最常見的兩個,都屬於“常科”。除此之外,還有皇帝為某種特殊目的特意安排的科目,被稱為“製科”。不過,製科出身不為人看重,而且也不經常舉行,所以不再敘述了。

    以上講的是文科考試,屬於科舉考試的主要部分。但唐朝自武則天開始,還開科武舉。武舉由兵部主持,既考騎射功夫,也考武藝和負重能力。考試合格者,成為武職官員。據說中唐名將郭子儀,就是武舉出身。武舉考試中試率也相當低,也是1%~2%,非有一身硬功夫,不能過關。

    2.科舉取士的過程

    科舉考試往往跟學校的學習過程有密切關係。參加考試的考生,往往有兩個來源,一是“生徒”,即在地方和中央官辦學校中學習的學生。隻要在學校考試合格,就可以直接報名參加中央的“省試”。二是“鄉貢”,即沒有在官學就讀的知識分子。隻要想考試,也可以通過所在州縣報名參加。不過要先通過縣和州的兩級初試,合格後,再到京師參加省試。

    從理論上講,除了工商子弟、犯過法的人以及小吏之子,都可以參加考試。但是,有資格、有能力進官學,尤其是中央一級學校學習的人,往往要占很大便宜。不僅可以免去多次考試的麻煩,而且可以直接接觸到達官貴人、詩家名流,受最好的教育和指點,領略最新的詩風,在考試中大占便宜。

    省試(因是尚書省主持故稱)開始由吏部主持,後來改為禮部副長官主持。禮部因此而設貢院,考試、判卷均在貢院舉行。因此,主持考試者又被稱為“知貢舉”,一般都由當時最有文名、持重老成者擔任。考試每年春天在禮部的貢院舉行,時間以一日為限。考生須準備一天的飯食和飲水,以及文房用具。時間一到,還可以點上三支蠟燭,等這三支蠟燭燃盡,若考生還不完稿,那就隻能搶卷了。對於錄取的考生來說,主考官是他們的座師,而判卷的考官則被稱為房師,往往備受禮遇。到了後來,科舉中人所謂的老師,就是指錄取他們的房師和座師,而真正授業的老師,反而被忽略了。禮部考試通過,考生就獲得了出身,即進士資格,但要想做官,還得參加吏部考試。

    吏部考試相對容易一點,但帶有很強主觀性。其內容為:書、判、身、言。所謂書,就是指書法,字寫得不好的人,不能通過考試;所謂判,即指官方文書的草擬;所謂身,指身材和相貌,長得有缺陷和過於其貌不揚的人也很難通過。據說,有個叫方於的人因缺唇,連續十次都通不過。所謂言,是看考生言辭是否流利。事實上,吏部考試往往考的不是才能,經常會有一些相貌欠佳或者言辭不利的人被淘汰。據說韓愈就連過了三次才勉強過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