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製度史導論(第二版)

第七節 門閥政治的政治文化與門閥政治的末路(2/2)

    在世族政治的前提下,官場上因循之風甚盛。中央政府對於官吏的管理和監督放鬆到了極點。自西晉開始,王朝對於違法官吏往往格外開恩,東晉王導更是有名的“聵聵”之政,沒有敢對高門大姓認真追究,大家官官相護,共同維護門閥貴族的威信和地位。

    王導一次分遣八部從事巡行郡國,回來之後,諸從事都向王導匯報所見所聞,大談各地地方官的得失,唯獨顧和一言不發。王導問他,為什麽不說話。顧和說,明公作為皇帝的宰輔,應該寧使網漏吞舟,何必采風聽聞,什麽事情都考察得那麽清楚呢?王導對他的話感到很是滿意。

    自北府兵興起後,宋、齊、梁三朝都是軍事貴族做皇帝。到了梁末,連軍事貴族也腐化了,結果是有南方少數民族血統的土著豪酋奪得了政權。這說明世族的政治能力的下降,已經影響到了他們的地位,正是由於他們不屑俗務,才導致軍權旁落,東晉時還有王敦、桓溫、祖逖這樣的士族出身的將領,而劉宋以後就一個也沒有了。在整個南北朝期間,世族雖然依然占盡風流,但上要受本來社會地位低於他們的軍事貴族的氣,下則被出身寒門的小官吏架空。實際政治社會地位已經岌岌可危。梁朝末年,侯景以一個北朝降將的身份,率領一群市井無賴,居然將朝廷鬧了個天翻地覆,世族大姓,不僅束手無策,而且連逃亡的能力都沒有,“膚脆骨柔,不堪行步,體羸氣弱,不耐寒暑,坐死倉猝者,往往而然”(《顏氏家訓·涉務篇》)。到了這個時候,門閥政治也就走到了它的盡頭了。

    需要掌握的概念

    門閥 豪強 豪強政治 九品中正 戶調式 門閥政治 同姓王都督 八王之亂 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各部 僑州郡 行台 宗主督護製 士家製 私兵部曲 玄學 放誕之風 世族政治 寒士用事

    思考題

    1.為什麽說三國是豪強政治?

    2.為什麽九品中正製會促進門閥政治的發展?

    3.“戶調式”的本意是什麽?為什麽其結果與製定者的主觀願望相反?

    4.西晉分封的本意是什麽?為什麽會引發“八王之亂”?

    5.為什麽說三省製對於官僚製的進化有積極意義?

    6.這一時期州郡紊亂的原因是什麽?

    7.何為“士家製”?為什麽要采用士家製?

    8.地方政權的軍事化,對政治有何影響?

    9.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貴族政治的特征是什麽?

    10.魏晉南北朝士族的生活形態是什麽樣的?

    11.門閥政治為什麽會在沒有強大反對力量的情況下衰落?

    閱讀書目

    1.祝總斌.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製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2.王素.三省製略論.濟南:齊魯書社,1986

    3.孟祥才著.中國政治製度通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唐長孺.九品中正製度試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51

    5.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