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製度史導論(第二版)

總序(2/2)

    第一,體係上的創新性與獨特性。教科書固然應該有通用的內容,但是在教材林立的今天,千篇一律而了無特色的教材是難以立足的,也難以為社會所認可和接受。“21世紀政治學係列教材”中的每一本教材在體係上的創新性和獨特性都是很突出的。

    第二,內容上的研究性與新穎性。體係上的獨特性應該由內容上的研究性與新穎性構成。教科書不但要介紹一般性的概念和理論,還應該容納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以及對有關理論成果的看法與評價。該係列教材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這些教材都是作者們基於自己多年的教學與研究心得而撰寫的具有新意的研究性作品。事實上,國外的大學教科書基本上是學術界享有名望的教授來撰寫。一本好的教科書之所以享有盛名,就在於其因體係上的獨特性和內容上的研究性而形成的權威性。

    第三,觀點上的全麵性與選擇性。教科書是一種通論性的著作,因而包容的學術觀點、理論應該盡量全麵。但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本書企圖容納所有的觀點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因為有的觀點不過是個別學者的偶發奇想而不具有普遍性。這就需要撰寫者去偽存真,認真取舍。我很高興地看到,本係列教材在追求觀點的全麵性時,也沒有忘記選擇性原則。

    第四,方法論上的馬克思主義原則性與包容性。我國的社會科學研究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論,尤其離不開曆史唯物主義的指導,政治科學更是如此。但是馬克思主義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在吸納人類精神文明優秀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同樣少不了與其他理論流派的碰撞以及對人類文明成果的借鑒與揚棄。封閉的馬克思主義是沒有生命力的,堅持馬克思主義並不排除對其他理論流派的介紹與分析。正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本套教材在介紹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同時,能運用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兼容並蓄地介紹和分析其他理論流派。

    本套教材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它們不但是有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必備的教學和學習用書,也是政治學研究者的重要參考書籍。雖然具有上述優點和特征,但是十全十美的社會科學著作是不存在的,因此,本套教材中的缺點與不足在所難免。衷心希望專家學者、廣大讀者積極批評、熱情指正!

    趙寶煦

    2005年8月於藍旗營小區抱虛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