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清歌:宋詞三百首精選

§天香 孤嶠蟠煙

龍誕香 孤嶠蟠煙[1],層濤蛻月[2],驪宮夜采鉛水[3]。汛遠槎風[4],夢深薇露[5],化作斷魂心字[6]。紅磁候火[7],還乍識、冰環玉指[8]。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雲氣[9]。 幾回殢嬌[10]半醉。剪春燈、夜寒花碎[11]。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荀令[12]如今頓老,總忘卻尊前舊風味。漫惜餘熏,空篝素被[13]。 注釋 [1]孤嶠(qiáo)蟠煙:《嶺南雜記》,“龍涎於香品中最貴重,出大食國西海之中,上有雲氣罩護,下有龍蟠洋中大石,臥而吐涎,飄浮水麵,為太陽所爍,凝結而堅,輕若浮石,用以和眾香,焚之,能聚香煙,縷縷不散。”孤嶠指的就是傳說中龍所蟠伏的海洋中大塊的礁石;蟠煙,蟠繞的雲煙,就是龍上罩護的雲氣。 [2]層濤蛻月:波濤映月如閃動的龍鱗。 [3]驪(lí)宮:謂驪龍所居之地。鉛水:驪龍的涎水。 [4]汛遠槎風:采香的人乘木筏隨潮汛而去。“汛”字為潮汛之意,“槎”字指鮫人乘槎至海上采取龍涎,隨風趁潮而遠去,於是此被采之龍涎遂永離故居不複得返矣。此典出自張華《博物誌》“有人居海上,年年八月見浮槎去來不失期”。 [5]夢深薇露:龍涎香要用薔薇水(香料)調製。薇露,意指薔薇水是一種製造龍涎香時所需要的重要香料。 [6]斷魂心字:“心字”原來正是一種篆香的形狀,明楊慎《詞品》即曾載雲:“所謂心字香者,以香末縈篆成心字也。” [7]紅磁候火:《香譜》說龍涎香製時要“慢火焙,稍幹帶潤,入磁盒窨。”紅磁,指存放龍涎香之紅色的甆盒。候火,指焙製時所需等候的慢火。 [8]冰環玉指:香製成後的形狀,有的像白玉環,有的像女子的纖纖細指。 [9]依稀海雲天氣:焚香時,前麵引的《嶺南雜記》說龍涎香“能聚香煙,縷縷不散”,好像把故居的“海雲天氣”都帶回來了。 [10]殢(tì)嬌:困頓嬌柔。“殢”原為慵倦之意,此處意為半醉時的嬌慵之態,自當為男子眼中所見女子之情態。 [11]花碎:這花是燈花。 [12]荀令:指的是三國時代做過尚書令的荀彧,愛焚香。據習鑿齒《襄陽記》所載雲:“荀令君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氣不歇。” [13]“漫餘”句:篝,是指熏香所用的熏籠,香於籠中而熏的衣物。古人焚香時,常把被子放在籠上熏。作者明知無用,香已燃完,還是把被子放在籠上。 簡析 王沂孫生於南宋理宗在位之時,他的生平跨宋元兩朝。南宋滅亡後,元朝總管江南浮屠的僧人楊璉真伽,盜發在會稽的南宋帝後陵墓。啟棺時發現宋理宗的容貌如生時,有人說是因為含有夜明珠。掘墓者為了瀝取水銀,竟將其屍倒懸於樹間,慘狀不忍目睹,後又把他的骨頭遺棄在草叢之中。有唐玨、林景熙等義士,聞聽這個消息悲憤異常,邀集鄉人,收拾帝後遺骸埋葬。唐玨、王沂孫等人結社填詞,以“龍涎香”“白蓮”“蟬”“蓴”“蟹”等為題,抒發亡國之痛,此詞即為其中之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