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清歌:宋詞三百首精選

§高陽台 修竹凝妝

豐樂樓分韻[1]得如字 修竹凝妝,垂楊係馬,憑闌淺畫成圖。山色誰題,樓前有雁斜書。東風緊送斜陽下,弄舊寒、晚酒醒餘[2]。自消凝,能幾花前,頓老相如[3]。 傷春不在高樓上,在燈前攲枕,雨外熏爐。怕艤遊船,臨流可奈清臞[4]。飛紅若到西湖底,攪翠瀾、總是愁魚。莫重來,吹盡香綿,淚滿平蕪。 注釋 [1]分韻:和詩、和詞的方式之一,即數人共賦一題,選定某字為韻,依韻作詩。 [2]醒餘:醒酒之後。 [3]相如:此處作者以司馬相如自比。 [4]清臞(qú):清瘦。臞,通“臒”。 [5]香綿:指柳絮。 簡析 此詞作於南宋覆亡之後,是詞人吳文英為好友周密《高陽台》(寄越中諸友)一詞所寫的和詞。吳文英是南宋著名雅士,但在政治上不得誌,便將滿腹經綸寄托在詞曲之中。這首詞的上片寫景,西湖名勝豐樂樓前景色如畫,風光秀麗,讓人迷醉。但詞人筆鋒突轉,由“東風緊送斜陽”逼出“頓老相如”的感慨,為之後的全麵抒情作鋪墊,用心精細。下片抒寫離愁,將懷友傷時的悲傷融入到亡國流離的沉痛之中,情感厚實沉重,感人肺腑。詞中的“吹盡”“淚滿”等字眼,尤其突出了淒涼蕭瑟之感。詞人借景抒情,情景相生,自然流露出對友人和國家的無限深情。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