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清歌:宋詞三百首精選

§長亭怨慢 漸吹盡枝頭香絮

予頗喜自製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故前後闋多不同。桓大司馬雲:“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予深愛之。 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回,暮帆零亂向何許。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1]。樹若[2]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見[3],隻見亂山無數。韋郎[4]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5]無人為主。算空有並刀[6],難剪離愁千縷。 注釋 [1]長亭樹:種在長亭的柳樹。 [2]“樹若”句: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李商隱《蟬》詩:“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3]高城不見:歐陽詹《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詩:“高城已不見,況複城中人。” [4]韋郎:《雲溪友議·玉簫記》載,唐韋皋遊江夏,與玉簫女有情,別時留玉指環,約五七載來娶,後八載不至,玉簫絕食而死。 [5]紅萼:紅花,代指女子。 [6]並刀:並州為古九州之一,所產刀剪以鋒利聞名,杜甫《戲題王宰畫水山圖歌》有“安得並州快剪刀,剪取吳鬆半江水”句。 簡析 薑夔二十三歲時曾遊安徽合肥,與此地的歌女姊妹二人相識,往來酬唱。無奈行色匆匆,終有一別。後詞人屢到合肥與二女相會,情意愈濃。光宗紹熙二年(1191),詞人再到合肥,但不久就離開了,這首詞大概作於離別時,寄托對二女的無盡眷念之情。本詞非單純的詠柳詞,以柳枝頭的“香絮”起興,經柳絲般的“離愁千縷”收尾,詞人身心沉潛其中,早已物我莫辨、主客難分。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