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見虧禮數(1/2)

    就這樣,源澄被拓跋啟召進宮中,以昨晚的突出表現,理所應當地,成為皇世子的先馬,官位雖隻升了一級,但世子腳下,話語的分量倒是重了不少。

    一開始,源澄還想隨便找個理由,搪塞過去,但拓跋啟一上來,竟然就將昨晚,源澄吟誦的詩給拿了出來。

    源澄跪在地上,低著頭,眉頭緊蹙,昨晚,他是抱著訣別的心思,才敢“口出狂言”。

    宴會之上,源澄用漢話,是因為他覺得,拓跋啟不一定能聽懂,而且當時,拓跋啟醉意正酣,即便聽懂了,第二也就忘了,但現在,這首諷諫詩還被漢話不精的拓跋啟,當成讚揚的之詞。

    如果,隻是錯話,還可以拿“不記得”當作借口,然而,詩句已經被白紙黑字地寫在了紙上,成了鐵證。

    源澄心頭一緊,他還不清楚拓跋啟的性子,若這詩的真意被發現,拓跋啟大怒,要嚴懲自己,如果,隻是嚴懲自己也就罷了,但如果還要連坐親人,拿就真的麻煩了。

    即便,源澄姓源,但他跟自己的父親、姐姐和弟弟,相處的時間也不過兩年,三人對自己的好,源澄都看在眼裏,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隻不過,源澄也已經不是還會哭鬧,要糖吃的孩。

    暫且不談,源澄打算如何,回報三饒關心,首先,就是不能給他們帶來麻煩吧……

    所以,源澄必須先要穩住拓跋啟,無奈之下,他才硬著頭皮,接下了新的官職,以後也不用去衙署了,每日進宮半,直接找拓跋啟報到。

    先馬是一個文職,意在輔佐皇世子,處理朝堂事物,不過,源澄到了那兒,就隻是單純地回答拓跋啟的疑問,關於中原的一牽

    一開始,拓跋啟也都是問一些,例如:某個玉雕的圖案是什麽?中原人真的像畫裏一樣,穿這樣寬大的衣服嗎?之類的,非常淺顯的問題。

    那時,源澄想盡快跟拓跋啟拉近關係,然後借機,將那首詩給要回來,所以,即便是再瑣碎的問題,源澄也都知無不言,一一耐心解答。

    在此期間,拓跋啟也問過源澄,為何能將漢話得這麽好,還懂得這麽多,源澄便將自己,被中原人收留的事告訴了拓跋啟。

    具體到被誰收留,在哪兒居住時,考慮到,能接觸字畫古玩的,都不會是普通百姓,源澄便地了個大戶人家,至於姓氏出身,都是現編的。

    黛國與中原尚無紛爭,鮮卑族也沒參加胡漢之爭,所以,源澄並不認為,自己被中原人收養就是罪過。

    而且,這也算是在給自己留後路吧……源澄覺得,拓跋啟喜歡中原,他如果知道自己曾在那裏長居,對自己的學問也會更加信任,那首詩若要不回來,也能糊弄過去。

    有了皇帝的前車之鑒,很長一段時間,源澄覺得拓跋啟,也隻是對中原文化好奇罷了,但漸漸地,他會拿出一些書卷,讓他講學,解疑釋惑。

    那裏麵有經文典籍,還有治國之理,源澄不禁詫異,在交流的過程中,他才發現拓跋啟,似乎是真心地喜歡中原文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