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二百六十九章 似是而非也(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從傳世繪畫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圖像中,都可以看出這種情況。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裝還有袍襦,下裳多穿褲裙。

    

    以上這樣幾種服裝的樣式的形成在基本的形製上除受到東裝樣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原因外,寬鬆的政治環境,玄學之風,佛教的興盛以及士族製度的影響等都促進這一服飾的形成。

    

    男子的衫、巾與漆紗籠冠。男子服裝以長衫為桑

    

    衫與袍的區別在於袍有祛,而衫為寬大敞袖。衫有單、夾二式,質料有紗、絹、布等,顏色多喜用白,喜慶婚禮亦服白。

    

    《東宮舊事》曾提到:“太子納妃,有白縠、白紗、白絹衫、並紫結纓。”看來看來,白衫不僅用作常服,也可權當禮服。

    

    由於不受衣祛限製,魏晉服裝日趨寬博。有雲:“晉末皆冠而衣裳博大,風流相仿,輿台成俗。”

    

    “凡一袖之大,足斷為兩,一裾之長,可分為二。”

    

    上至王公名士,下及黎民百姓,均以寬衣大袖為尚,隻是耕於田間或從事重體力勞動者仍為短衣長褲,下纏裹腿。

    

    褒衣博帶成為這一時的主要服飾風格,其中尤以文人雅士最為喜好。眾所周知的竹林七賢,不僅喜著此裝,還以蔑視朝廷、不入仕途為瀟灑超脫之舉。表現在裝束上,則是袒胸露臂,披發跣足,以示不拘禮法。

    

    除大袖衫以外,男子也著袍、襦、褲、裙等。“日晚,儉乃著裙襦紗帽,引客宴於別齋。”當時的裙子也較為寬廣,下長曳地,可穿內,也可穿於衫襦之外,腰以絲綢寬帶係紮。

    

    禮服是正紅色的,繡了九隻金鳳,看起來雖不及黑色禮服莊重,卻是華麗異常,鳳冠上是六龍三鳳冠,龍是金絲掐製,鳳凰是翠鳥羽毛製成。

    

    龍嘴裏垂下許多珍珠寶石,龍鳳之間還有一些翠藍花葉。鳳冠的下部有兩排以紅、藍寶石為中心,用珍珠圍成的圓圈。鳳冠後麵垂著六條葉狀的裝飾物,上麵滿是珍珠和寶石。

    

    鳳冠上的翠藍部分均使用翠鳥的羽毛製成,看起來能把饒眼睛晃花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