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何渡

第二百六十九章 似是而非也(1/3)

    廳堂正中放有一張回紋拐子挺腿方桌,方桌上有專供觀賞的栽花盆景。這件方桌造型繁瑣,桌麵方正平直,桌麵下以四個回紋拐子站牙,攢接成十字形的挺腿,支撐著方形桌麵。

    

    在書房、廳堂之中的家具,以書桌、條幾、矮榻、坐椅為主,書案之上常陳設有圖書典籍,架格之中擺放文房雅玩。

    

    在婦女中,仍有人使用傳統深衣製,但形式與早期有較明顯的差異。此時,深衣的特點主要集中在衣服的下擺部位,將下擺裁製成三角,上寬下尖,層層相疊,叫做“髾”。

    

    後來,這種髾去掉了長可拽地的飄帶,將尖角的“燕尾”大大加長,使兩者合為一體。

    

    在窟內甬道的

    

    兩側及佛教故事的下方,往往有一行行排列整齊的男女,的僅有數寸,高的竟達幾尺。他們中間有權勢顯赫的官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

    

    這些人物,都為修造洞窟出過資金,他們把自己的形象畫在壁上,表示該窟的菩薩佛像都由他們供養,所以被稱為窟主,也被稱為供養人。

    

    其特點是:對襟、束腰,衣袖寬大,袖口綴有一塊不同顏色的貼袖,下著條紋間色裙。當時婦女的下裳,除穿間色裙外,還有其他裙飾。

    

    太子之妃服裝,有絛紗複裙、丹碧紗紋雙裙、丹紗杯文羅裙等名色。可見女裙的製作已很精致,質料顏色也各不相同。

    

    這時期婦女服飾和男子服飾既相似又較龐雜,大抵承繼遺俗,有衫、襖、襦、裙之製,樣式以寬博為主。

    

    衣衫用對襟為多,領、袖均緣邊,袖口綴有一塊不同顏色的貼袖,下著條紋間色裙,腰用帛帶係紮,衣裙之間還有一條圍裳,以便束腰。除此外,還有絳紗複裙、丹碧紗紋雙裙、紫碧紗紋雙裙、丹紗杯文羅裙等。

    

    北方則喜歡窄袖緊身的衫襦,帔子也是這時婦女服飾的特點,它一直流傳到後來,仍被廣泛采用。

    

    婦女還有穿裲襠,起先一般多將它穿在裏麵,後來才穿在交領衫襖之外。婦女也有穿袴褶的,值得注意的是,凡穿袴褶的婦女,頭上往往戴有籠冠,身上有時還穿裲襠,與同時期的男子裝束一樣。

    

    還有穿對襟長衫的。婦女的褲,一種是帶條紋的口褲,較窄瘦,是少數民族服裝式樣,曾一度流行於士庶女子或婢仆之中,後來,貴族女子由於時興胡服,也多著這種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