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場:氣場決定成敗 氣場改變人生

第16章 逃避,難道是最好的選擇嗎(1/2)

    曾經聽過一個驚人的事實,大多數藝術學院的畢業生,他們最後的一次創作就是畢業時的作品展。因為當他們離開校園就等於遠離了教授、課業期望、作業壓力、同行競爭,以及創作的環境,於是順理成章地停止了創作。如何理解他們這種放棄自己近乎生命價值的行為呢?他們又在逃避什麽?是怨恨自己天分不夠,還是藝術道路本來就令人氣餒?無論怎樣,請先不要去恥笑他們的懦弱,因為你也可能是他們中的一員。

    我的一位朋友克萊爾,今年35歲,身邊不乏許多男士追求。她約會頻繁卻從不考慮結婚,除了一次撐過兩年的戀情之外,其餘的交往都不超過一年。一直以來,她總是對我說“一定會等到屬於自己的Mr。Right出現才會結婚”。最近,那位Mr。Right現身了,可她的危機也隨之浮出水麵。對方多才多藝,溫柔體貼,克萊爾深深地被他吸引。這種墜入愛河的感覺,卻在克萊爾的內心深處引發了強烈的衝擊。她開始對自己和自己以往的感情進行反思,“我真的配得上他嗎?”“他會介意我的過往嗎?”“深入了解後,他會拋棄我嗎?”“他會在乎我的家庭、工作嗎?”……克萊爾帶著諸多疑慮對對方總是若即若離。慢慢的,對方覺得克萊爾並不是真心愛自己,便逐漸消失在克萊爾的視野之中。後來,克萊爾陷入深深的懊悔和自責之中。

    我的另一位朋友叫迪澳,目前是一所中學的老師。他的眼神總是透露著陰鬱,並時常對周圍的朋友說:“也許當初不該放棄讀博的念頭。”其實,迪澳念書時是一個開朗陽光、成績優異的男孩,他非常輕鬆地就考上研究生。臨近畢業時,導師準備保送他繼續讀博,卻被他婉言拒絕了。無奈,老師將名額給了另一位同學。當時很多人都疑惑地問他:“為什麽要放棄這大好的機會呢?”迪澳解釋說他早已厭惡了學校的生活,並覺得博士課程非常狹隘,無非是對一些理論的深入研究,而且學校中教授都非常自大,他很看不慣。其實,在迪澳心中還隱藏著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害怕自己不能順利完成學業,拿到博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後,他很輕鬆地找到一份教師工作。可是,當他真正體驗到真實人生的工作時,接踵而來的考驗與困難使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多麽草率。本以為自己的學曆會成為工作中的佼佼者,本以為自己的能力能夠擔當一切,但事實並非如此。幾年下來他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老師,而那位頂替他讀博的同學早已畢業並走上了領導階層。可以說,當年的懦弱心理影響了他的一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