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3/3)

    可對麵的突厥則崩潰的更快,除了一開始動亂剛剛爆發的時候,有一些突厥軍眾趁著唐軍合圍之勢未成而衝出了唐軍的包圍,剩下那些突厥軍眾們則是一鼓而竭,完全沒有了繼續戰鬥的氣力與士氣,眼見眾多同伴被唐軍所屠戮,許多人紛紛棄械伏地請降。

    唐國驕悍強盛,的確是一個可恨的敵人,但向唐國投降,其實也並不是一件多麽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

    這是突厥上下普遍的看法,畢竟河曲六州還生活著足有十幾萬賬的突厥遺民,至於其他雜胡,則就更加的不可勝數。投降唐國,未必是死,負隅頑抗,則必不活,這基本上已經是突厥人的一個共識。隨著眾多突厥軍眾伏地請降乞活,唐軍在正麵戰場上所承受的壓力更,得以集中力量繼續清剿戰場上仍存頑抗之誌的突厥遊卒。

    再悍勇的戰士,一但鬥誌全無、主動的拋棄掉手中弓刀,則骨氣、尊嚴也都一並拋盡。

    哪怕眼見到手足同袍在自己麵前不斷的遭受屠戮,也都全無同仇之念,非但不敢再揮戈抵抗,反而在心中暗暗埋怨那些同伴們不識時務。如果大家都能放棄抵抗,便可以讓唐軍更早的停止殺戮,也能讓他們更早的知曉接下來命運如何,不必再忐忑等待。

    很快,馬嶺坡下的戰場上便再也沒有仍敢遊蕩逃竄的突厥軍眾,除了大量的陳屍之外,足有數千突厥賊眾棄械而降。

    一場大戰後,唐軍人馬也是疲憊不已,但輝煌的勝利給人心帶來的鼓舞,足以讓他們暫時忘記疲憊。清掃了一些不恭賊眾後,他們又結成百人隊伍在戰場上收撿突厥軍眾所遺落的鋒戈。

    另有騎兵結陣,用長槍、馬鞭將那些投降的突厥軍眾們驅趕到苦水河畔,並順便勒令他們沿途解下甲衣戎袍。

    到了這一步,那些投降的突厥軍眾已經隱隱感覺到不妥,因為到現在為止,唐軍統帥仍然沒有對他們這些降眾有絲毫交流。但是出於對唐國長久以來羈縻包容諸胡降人的態度,內心仍在不失僥幸的自我安慰。

    可是當這幾千突厥軍眾於河穀排列起來之後,唐軍軍陣中再次響起了衝鋒的號角聲。

    “犯我疆土,虐我生民,殺!凡悖大唐律法者,一個不留!”

    契苾明抬手一揮,戰馬鐵蹄便向那些早已經鬥誌全無、片甲不存的突厥軍眾們飛踏而去。無論殺俘祥或不祥,這些突厥孽餘本就是靠著飽啖唐人與諸胡血肉而自肥壯大的厭之人,若不殺之,則道不公、王道不威!

    日落之前,河灣處的屠殺漸漸結束,再看去,坡嶺俱成赤土,川流為之泛紅。看一眼屍橫遍野的修羅場,契苾明沉聲道:“今日暫歸馬嶺堡休整,明晨收割首級,築成京觀,以關內道大總管令傳告四野諸夷入堡來叩,逾時不入,即為賊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