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2/3)

    這種複雜的心理,落實在實際行動中,那就是如果能有機會咬上唐國一口,這些突厥貴人們絕不惜力,人人樂此。可一旦麵對唐國的打擊報複,他們便驚慌得不能自已。

    此番突厥南下,殘殺俘虜了眾多唐國的民眾,更洗劫了唐國的府庫,還煽動其許多內附胡部的動亂,這無疑是已經將唐國得罪到了極點,彼此之間已經完全的和氣無存。

    但就在這樣的局麵之下,那些部族酋們居然還幻想著要與唐國進行談判,以求活命,這樣的想法簡直就是愚蠢至極,異想開!

    但無論這想法再怎麽愚蠢,默啜卻不能等閑視之,因為這是那些部落酋們在生死關頭真正的心意體現。

    大概在他們看來,強大如頡利可汗,都要入唐蹈舞求活,他們這些部族酋,本來也都是生活在唐國羈縻之內,偶因不忿,成為跳戶出家的野狗,眼下再回到大唐管製之下,似乎也不是那麽難以接受。

    唐國的羈縻邊策,包容百族,早年間頡利可汗兵臨渭北,逼迫唐國皇帝簽訂城下之盟,但在放棄自尊之後,仍能在唐國的庇護之下了此殘生。這也是許多胡部雖然怨唐反唐,但在力有不支後又向唐國投降的一個原因。

    當然若僅止於此,倒也不至於讓默啜拋棄全軍而輕裝出逃。他甚至不需細思,便能勾勒出這些人內心裏更進一步的想法。

    唐國的羈縻政策雖然寬容,但也並非能夠包容百罪。今次突厥入寇原州,的確是狠狠的得罪了大唐,更不要他們這些複國遺民在唐國眼中本就罪加一定。

    因此想要活命,單單的投誠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更多的表現。作為突厥現任可汗又統軍在此、而且力主此次入寇原州行動的默啜,自然就是這些人獻給大唐朝廷最好的禮物。

    就算這些人眼下還未有此類想法,但唐國大將也一定會提出類似的要求。默啜新汗繼位,本就恩威不著,再加上此時的鬱督軍山牙帳中還有葉護咄悉匐留守,就算將默啜獻給大唐朝廷,汗國仍然後繼有人,那些人賣起默啜來,絕對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這才是默啜逼不得已,要棄軍出逃的真正原因。隨著唐國的援軍在他計劃之外突然出現,基本上就宣告著他今次冒險入寇唐國的行動已經算是失敗了。

    默啜並不畏懼承擔失敗的代價,畢竟這本就是他的選擇。他甚至已經做好了慘敗而歸、回國向牙帳群臣請罪的準備,但卻絕不甘心因此一敗就放棄掉未竟的霸業,使自身成為一些鬥誌軟弱之人向唐國求活的籌碼!

    且不棄軍而逃的默啜,河灣此處的戰鬥隨著突厥本身營地的嘩變一時間變得更加激烈起來。但是很快的,這種戰鬥烈度便快速降低下來。

    其實經過將近大半的苦戰,唐軍將士們也已經是人馬疲乏、將難為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