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第十三章 那些回憶(1/5)

    燕子怎麽可能忘掉冬子?那是她最美好的回憶,如今即使顯得虛幻,但這種虛幻,也足夠讓一個姑娘,一生中有某段驕傲的經曆。

    有人說,女生總是在某個綻放的時段,享受過那種驕傲的光彩。對於燕來說,那個時段,是就跟冬子交往的那幾年,就是在東山公園的山上和樹木裏,就是在冬子崇拜而單純的目光中。

    而此時,於燕最需要的,是把這份驕傲保存起來,藏在心靈中最安全的角落,不讓人再去破壞它。前次,廖苕貨已經破壞過一次了,這一次,再不給他機會。但於燕知道,真正能夠徹底破壞它的,是冬子本人。

    因為,燕子知道,自己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自己,自己現在像社會中別人鞋子底下的一粒塵埃。

    即使是隨風而逝的塵埃,也要倔強地活著,堅固地守護那內心中的神聖的光彩,那甚至連愛情都算不上的回憶,是那麽動人,至今,燕子回憶起來時,也有針紮的隱痛與莫名的甜蜜。這兩種感覺平時看來是矛盾的,但隻要一想起那些年月的冬子,這兩種感覺總是同時襲來。

    “燕子,聽說你老家是農村的,你們那裏有山嗎?”

    “你覺得呢?”

    “我覺得有,可能還有魚塘,山上有鳥叫,塘裏有魚跳。嘿!燕子,我這兩句還押韻呢,我是不是可以當個詩人?”

    每每回想起這類當年的對話,哪怕剛剛哭過的燕子,都有想笑的感覺。

    其實,燕子的少年時代,也曾經驕傲過。雖然家在農村,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但從小,自己就長得漂亮,說話聲音也好聽,村裏的長輩們,都會多誇自己幾句。村裏幼兒園的小夥伴,也喜歡跟自己玩。

    燕子家還真的在容城鄉下的一座山邊,冬子說得不錯,她家門外,還真有一口很大的魚塘。燕子當年跟冬子那段對話時,雖然表麵上,燕子波瀾不驚,但內裏還是有震動的:冬子跟我家有緣嗎?他怎麽僅憑猜想,就可以說出我家的情況?

    要說少女多情,就是指這種心思。這種風景,在容城的農村,好像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江漢平原走到容城,已經到了它的盡頭,小山與丘陵,布滿了田野,靠山建村最大的好處是,山上有樹有柴,便於生活。而魚塘,或者湖泊,反正大大小小的水麵,總是要養魚的。這裏,就是典型的魚米之鄉。

    冬子的想象,是根據普遍經驗而來,並不存在多麽特殊的意義。從概率上講,在容城鄉下,如果你找出某個村莊,一個看不到山看不到水麵的村莊,那才是小概率事件。

    但燕子當時就認為冬子很特殊,這是戀愛初萌時的特點。認為對方是獨一無二的鏡子,照亮了獨一無二的我。愛情極端主義者甚至認為,上帝造人是不完整的,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你尋找愛情,就是找到那個唯一的屬於你的另一半,完成上帝未完成的工作。

    年少的人們,還真願意相信這個理論,因為對於年輕人來說,愛情,就是他們的宗教。

    燕子的老家距離容城市區,大概要有四十公裏,由於湖麵分割造成公路曲折,再加之沿途停靠,如果坐汽車到容城,就需要兩個小時。作為一個縣來說,這已經是距離縣城最為偏遠的地方了。這地方山地多,平地就比較少,離城市遠,所以,也就比較貧窮。

    燕子的父母堅持要把燕子帶到城裏來讀書,是因為他們目睹了城鄉之間教育及生活環境的巨大差異,而不得不作出的選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