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哥舊事

二十八、機槍丟了(1/2)

    跟辛亥革命之後最早當家的四川軍頭不同,楊森一直都看不起袍哥。這跟他的親身經曆有關。順便的,他也看不起劉從雲這種民間教門的頭頭。他不迷信虛幻的東西,隻相信鐵和血這種硬碰硬的貨色。他骨子裏,還是一個從晚清啟蒙氛圍裏混出來的精英主義軍官。他在四川軍官速成學堂是一個拔尖的學生,受學堂裏士官學校畢業的教官的影響很大,受家鄉的傳教士的影響更大。

    他覺得這些袍哥就是些烏合之眾,起哄的草民,原本不算什麽,內江的這個事件,無非是軍紀問題,試問川軍各個軍頭,哪個的隊伍沒有這樣的問題?死個女人,就把我一個營都砸了,這還了得!師長嚴厲處置,雖然有點過,但也沒什麽了不起。在他的內心深處,是傾向於嚴厲處置敢於公然挑釁他部隊的袍哥的。那個師長的錯,不在於殺了人,而是殺人之後沒有掩飾好,居然讓記者進到了現場,還拍到了照片。如果沒有這些照片,他本可以全不認賬的。他的邏輯就是這樣, 強人做了壞事,隻要沒被抓住,就算沒做。畢竟是民國,媒體過於囂張,而他呢,也沒辦法將報紙都管起來。

    當然,得罪了袍哥,各地的袍哥不會起來跟他硬幹,盡管他們手裏也有家夥。甚至,即使有挑頭的,卻連圍城起哄這樣的事兒都搞不起來。成都的袍哥也不會組織起來襲擊他的司令部,因為成都的袍哥還不如鄉下的,連正經的隊伍都沒有,各自的小日子過得還挺安逸,商人的氣息比別的地方都濃。即使在前清,士紳還沒有入袍哥,純屬流民團體的袍哥,也是鬧事可以,但官兵一來鎮壓,就會一哄而散,逃得飛快。

    楊森不知道,開罪袍哥之後,最大的問題是一個輿論和氣氛。說白了,一個軍頭,不能讓茶館裏的茶客天天非議你。四川袍哥遍地,袍哥的敵意會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楊森的隊伍裏也有大量的袍哥,有些人還有相當的職位。楊森這種無視袍哥道義的行為,已經撞破了他們的道德底線。慢慢地,這些人的離心離德就會顯示出來。趕巧了,懷有敵意的袍哥就會來找事,尤其是到了打仗的時候,就更了不得了。他勝了,那還好說,如果稍顯敗象,一定會有人出來搗亂的。

    處理完內江事件之後,他看各個軍頭對這個事兒並沒有太大的反應,隻是有些地方士紳把這個事兒捅到了川外的報紙上。川外的輿論,對楊森很不以為然。別的不講,他跟洋人采買軍火這事都受到了影響,有些軍火商人就不賣給他了。但是,總的來說,楊森對這種輿論並沒有太在意。秀才造反,能有個屁用?就算軍火買賣受阻,也不過是一時的,隻要有錢,不愁買不到好東西。說到底,所謂強人,是不大在乎民意的,他們對官意或者軍意倒是有那麽一點在意。隻是四川不一樣, 民意的背後有袍哥。當然,即使背後有袍哥的民意,關鍵也得看楊森能不能打贏。如果接下來楊森戰無不勝,那麽,袍哥就是心裏不情願, 嘴上也得轉。隻是在眼下,顯見的,給楊森搗亂的漸漸多了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