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吃不生病

怎樣鑒別有毒的水發食品

在市場上常見浸泡在水中的海參、魷魚、牛百葉、肉皮、竹筍、蹄筋、風爪等水發產品,由於烹調起來較為簡便,吃起來口感鬆軟而深受普通家庭的喜歡,然而,有些不法之徒為了謀取不義之財,常用有毒的甲醛水發食品來以次充好,從而損害消費者的健康和利益。 甲醛是一種具有刺激性的化學物質,易溶於水。40%的甲醛溶液在醫學上被稱為福爾馬林,常用來保存屍體或人體器官標本。甲醛可以迅速破壞食品的組織結構,使蛋白質變性,不法之徒正是利用甲醛的這種特性加工、生產水發食品。以蝦仁為例,不加任何添加劑為無色透明,加入甲醛後體積膨脹至原來的2~3倍,重量也會增加2倍多,顏色變得發紅。一些不了解真相的消費者誤認為個大、發紅的蝦仁一定新鮮肉多結果掏幾倍的價錢買同了對身體有極大危害的蝦仁。 因此,在市場上購買水發食品時應特別謹慎。鑒別是否為甲醛水發食品可采用以下三種簡單方法:一是眼看,看水發產品顏色是否正常。如果食品非常白,超過其應有的白色,而且體積肥大,應避免購買和食用;二是鼻嗅,泡發食品留有一些刺激性的異味,所以通過聞的方法可初步鑒別;三是手摸,即用手觸摸食品。用甲醛泡發的食品,會失去食品原有的特征,手一捏食品很容易碎。如果水發食品在加熱後迅速萎縮,那很可能就是甲醛泡發食品,應避免食用。 另外,甲醛還被用於製作偽劣食品。最常見的就是豬血、鴨血、雞血等人造動物血,其製作方法是將新鮮動物血加水稀釋,然後注入甲醛攪拌,使之很快凝固成血塊。鑒別這些動物血時可將血放在手中,看其質地是否鬆軟,韌性如何,是否易裂。如果質地鬆軟,韌性強,不易開裂,就可能是含有甲醛的人造血,則不能購買和食用。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