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中華——漫談棋文化

§第五節 圍棋級位和段位(2/3)

    證書

    1、 統一預定。一級代理機構於每年12月1日至31日向協會預定所需證書數額,並在通過了年度審核後領取預定的證書。注:統一預定,便於管理,減少工作量。

    2、證書編號。段位證書的編號共9位,編號方法為:前3位是各省(市)身份證號的前3位數、中間2位是年號、後4位是當年發放各等級的序列號。中國圍棋協會編號前3位為000。

    級位製

    采納地方棋協建議,增加級位製,便於普及推廣。隨著隨著圍棋在全國更加普及,圍棋被更多人喜愛,社會影響力也有所增強。圍棋的業餘段位作為衡量棋手水平的尺度被社會所熟知,段位證書作為等級認證也被社會所接受。這是圍棋發展的結果,是我們廣大圍棋愛好者傾心支持的結果,也是來之不易的結果。業餘段位越反映棋手實際水平,社會的認知度就會越高,真正在圍棋上刻苦用功的棋手就越會得到應有的回報。反之,如果我們疏於維護這一體係和標準,社會認可度必將漸行漸遠。總之,協會對業餘段位的管理,一方麵要遵照總局關於運動員技術等級的管理規定,另一方麵要吸取廣大圍棋愛好者和各地方圍棋協會的建議,逐步完善。

    二、職業段位設置

    職業段位按低到高是:初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七段、八段、九段 。2005年初,國家體育總局(以下簡稱總局)召開關於運動員技術等級的會議,會議內容是征求大家對重新修訂運動員技術等級的意見,並向大家傳達了總局對於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的想法,介紹了總局和國家教育部關於運動員上大學的一些最新的優惠政策。(詳見教育部和總局的相關文件)重點強調了嚴格管理運動員技術等級的重要性,並要求相關等級的運動員今後在獲取等級稱號之前需要公示,以做到公平、公開、公正。業餘段位是圍棋運動員(1級運動員及以下稱號)技術等級參照的重要標準,根據總局的精神,協會同樣需要對業餘段位嚴格管理,同樣做到公平、公開、公正。但是在業餘界而言,杭州的圍棋段位比較真實,因為例如杭州的四段組經常有五段參加,而且五段占用了四段的名額,所以要定上段很難。在前兩年,杭州的三段在上海都能定上五段。

    三、圍棋頭銜

    頭銜,是某些比賽冠軍的特定稱呼。

    中國的頭銜戰現有天元、名人和新人王。以前還舉辦過棋王和棋聖。其他幾項比賽,冠軍沒有特殊的榮譽稱呼,也就是沒有頭銜。

    韓國的頭銜有:天元、新人王、王中王、名人等。

    日本有七大頭銜:棋聖、本因坊、名人、十段、小棋聖(碁聖)、王座、天元。日本圍棋曆史上有四大家,分別為:本因坊、安井、井上、林這四家,即人們常說的“棋院四家”。其中本因坊一門特別矚目,一世本因坊算砂、四世本因坊道策和本因坊秀策都是日本圍棋史上的標誌人物。本因坊算砂(1559-1623)是京都寂光寺的高僧,是近世日本圍棋開山鼻祖,也是本因坊家始祖,1603年以弈出第一個“天覽棋”而著稱於世。本因坊道策(1645-1702)是江戶前期的圍棋大師,號稱“天下無敵”。是他整合了段位製度,栽培了眾多優秀弟子,被尊為“棋聖”。同樣被譽為“棋聖”的本因坊秀策(1829-1862)確立了“秀策流”布局,奠定了近代布局的基礎。而本因坊、名人、棋所幾個稱呼的來曆,都和一世本因坊算砂直接相關。本因坊,原是一處寺院的名字。日本第一世本因坊,俗名叫加納與三郎,生於嘉靖年代(1557左右),此時正是日本島國曆史上有名的的“戰國時代”。為躲避戰國風塵,其父便把他送到寂光寺去當和尚,法名日海。日海小和尚聰明絕頂,極具棋才。他在頌經念佛之餘,對也圍棋大感興趣。當時日本島國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織田信長也是個棋迷,經常邀請日海和他對弈。織田信長對自己棋力頗為自負,不料日海讓他五子,還是遊刃有餘。織田對日海的棋技拜服之極,在日海弈出妙手後,誇讚道:“你可真是個名人啊”,織田信長開了金口,這便是圍棋名人的起源。當時在親町天皇的天正六年(1578),日海還隻有二十二歲。 到了天正十年(1582)年,織田信長設下棋宴,邀請日海和另一著名高手鹿鹽利賢來對弈,自己和手下的大將靜坐觀戰。結果出現了罕見的三劫無勝負,雙方隻好達成協議將其作為無勝負的平局。當晚子夜,部將明智光秀反叛,織田信長和其子信忠死於亂箭烈火之中。這就是日本島國曆史上有名的本能寺之變。所以直到今天,日本棋壇還有三劫不祥的說法。 日海此人極講義氣,在叛軍還正得勢的風頭上,公開召集僧眾為織田父子作水陸道場,大張旗鼓地為信長父子祈求冥福。時人皆認為日海此舉危險,日海卻義無反顧,其勇氣確實值得欽佩。不久後豐臣秀吉回師平叛明智光秀,聞得日海的義行,十分欽佩。豐臣秀吉也愛下棋,認為弈理與兵法相通,所以大力提倡。在秀吉的協助下,日海擴建改造了寂光寺,自己改號為本因坊,改名為算砂。這便是本因坊一門的由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