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中華——漫談棋文化

§第五節 圍棋級位和段位(1/3)

    棋手圍棋水平的高低用段位和級位來區分,從低到高分別為:業餘級位,業餘段位,職業段位。

    一、業餘級位設置

    2005年7月1日生效的《中國圍棋業餘段位級位製》中第四條有:業餘段位下設級位,級位可分為1級、2級至25級,1級最高。但級位證書隻印製1級、2級、5級、10級、15級、20級、25級等共七個等級。但在具體的實施方麵,各地都略有區別。 上海的級位從低至高依次為:無級組、10級組、9級組、8級組、7級組、6級組、5級組、4級組、3級組、2級組、1級組共11個級別。在升級分級比賽時,則分為無級組、10級到8級組、7級到3級組、2級組、1級組,根據所勝盤數決定是否升級或者跳級。1級以上則是段位。北京同樣分為11個級別,在升級分級比賽時,分為10級、5級、2級、1級組,根據所勝盤數決定是否升級。1級以上則是段位。

    業餘段位設置:業餘從1段開始,參加業餘定段賽最高可以打到業餘5段;業餘6段的獲得者必須是取得省級乃至全國性業餘圍棋比賽前幾名的棋手或是圍棋界的元老水平差異很大,這些棋手的水平不一定強於一般的業餘5段;業餘7段的獲得者必須是參加全國性圍棋比賽並獲得冠軍;業餘8段頒發給每屆世界業餘圍棋比賽冠軍;業餘段位沒有9段。

    細則。協會早在1992年就製定了《中國圍棋業餘段位製》,當時借鑒了他國的一些經驗,主要目的是提高圍棋愛好者的興趣。另外,當時運動員上大學的政策在圍棋項目中體現得不是很明顯,因此大家並未把業餘段位嚴格地與等級認證聯係起來。現在,業餘段位必須按等級認證加以管理。可以說《中國圍棋業餘段位級位製》和《中國圍棋業餘段位級位製實施細則》與1992年《中國圍棋業餘段位製》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此。

    公示

    1、 獲得中國圍棋協會頒發的業餘7段、6段(可申請1級運動員)、5段、4段(可申請2級運動員)證書的棋手須在中國棋院圍棋網上公示。 注:2級運動員以上已經可以享受較大優惠政策,因此,必須嚴格要求。 2、 各省、直轄市體育局所轄棋院、棋類協會或圍棋協會(以下簡稱一級代理機構)須記錄自己轄區的獲得業餘1段以上證書的棋手的信息,並報協會備份。 注:希望地方棋協加強信息管理,更好地為圍棋愛好者組織活動。協會掌握了全國圍棋愛好者的信息,便於統計,便於提供資訊,便於為愛好者之間搭建互動平台。

    鑒定

    1、 首先由一級代理機構向協會推薦鑒定棋手,協會認可後生效。注:增強地方棋協權威性。

    2、 鑒定棋手所推薦的業餘棋手應年滿18歲,通過鑒定而獲得的業餘段位,不能作為申請等級運動員的依據。注:18歲以下的業餘棋手是運動員技術等級最為敏感的群體,矛盾也最尖銳,我們鼓勵小棋手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比賽中創出好成績,獲得符合自己實力的業餘段位。

    年審

    為了地方棋協更好地貫徹總局和協會的要求,從2005年起,協會對一級代理機構實行年審製度。注:對於弄虛作假、濫發證書或不作記錄的單位加以監管。對於長期不作為的一級代理機構也會采取相應措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