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中華——漫談棋文化

§第一節 圍棋起源和發展(5/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圍棋,在我國古代稱為弈,在整個古代棋類中可以說是棋之鼻祖,相傳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據《世本》所言,圍棋為堯所造。史書記載 “堯造圍棋,以教丹朱”。晉張華在《博物誌》中亦說:“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中日韓是現今圍棋的三大支柱,但近年來日本圍棋逐步衰弱,形成了中韓爭霸的局麵。

    目前,圍棋麵臨的最大問題是規則不統一,沒有一個國際性的組織統一管理,所以在推廣過程中麵臨著巨大的困難。中國圍棋規則是數子法,日本圍棋規則和韓國圍棋規則是數目法,台灣應氏圍棋規則(應氏規則)和智運圍棋規則(2008世界智力運動會圍棋規則)采用的是計點製度。一盤棋用三種規則計算出來的結果一般是相同的。盡管國際上開了多次圍棋規則研討會,不過各方均堅持自己國家的圍棋規則最好,都不可做任何退讓,除了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比如:棋盤大小、用時、賽場規定)有一些統一外,在真正的問題上(圍棋勝負計算)沒有任何進展。圍棋的本質是:誰的占地麵積大誰獲勝。不過“地”至今沒有一個能被世界接受的定義--中國規則是“子空皆地”,日韓規則是“唯目是地”,應氏規則也是“子空皆地”。(與中國規則區別為:中國規則計算勝負是單方,與盤麵中數180.5進行比較;應氏規則為黑白雙方的點數相減,此處的“點”事實上就是中國規則說的“子”,就是稱呼不一樣。)

    圍棋對弈雙方黑白兩子,棋子間無上下尊卑和貴賤之分,放在不同的位置上,體現出不同的時效價值,執黑先行一方局終時還需貼子,體現出規則內在的公平性。圍棋區別於其它棋類特點是棋子在棋盤上是靜止的,是通過不斷組合“變化”體現出 “運動”的本質和內涵,每一手棋講究如何達到最高效率,以求以最少的步數獲得最多的“利益”,子效是由有形利益的“目”和無形利益“勢”組成,無形利益是有形利的基礎,每個棋子的有形力量相同,但無形和潛在力量則處於因勢而變之中。就全局而言,講求結構和組合效率,整體反映出結構體係之間博弈的特性。

    圍棋棋盤象征著宇宙時空,圍棋棋子概括世界萬物,圍棋棋子在棋盤上的行棋對弈則隱喻著宇宙生存、 發展、變化、運動的總規律。

    圍棋對弈首先隱喻著宇宙有生於無的生成規律。象棋對弈從“有”開始,尚未開戰,棋盤上早已森嚴壁壘。圍棋則從“無”開始,從空無一物的棋盤上陸續落子。宇宙的創生是從有而來,還是從無開始呢?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易》雲:“無極而太極。”大爆炸假說認為,宇宙源於200多億年前某個時刻的一場大爆炸,從絕對的無中產生了時空空間,誕生了原始宇宙,並不斷膨脹,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圍棋對弈其次象征著宇宙繁生於簡的發展規律。圍棋的規則極為簡單,而且是最大限度的簡單,它的棋子無級別劃分,沒有功能規定,自由落放,平等競爭,但隨著棋盤上棋子數量的增加和經營空間的擴大,量變引起質變,圍棋便逐漸由簡單至複雜,由有限進入無限。宇宙是極為紛繁複雜的,但其終極規則和根本定律則可能是簡潔樸素的,宇宙的奧妙根本不在於創世者如何探挖空心思的複雜設計,而是像圍棋那樣,通過簡單的規則,經由空間與數量產生一切。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係辭》雲:“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均揭示了宇宙由簡至繁的發展過程。

    在大浪淘沙的曆史長河中,中國圍棋猶如金子一般得以留存並發揚於世。它宛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既體現了中華民族對智慧的追求,又流出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黑白世界的圍棋,是我國古人所喜愛的娛樂競技活動,同時也是人類曆史上最悠久的一種棋戲。由於它將科學、藝術和競技三者融為一體,有著發展智力,培養意誌品質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思想意識的特點,因而,幾千年來長盛不衰, 並逐漸地發展成了一種國際性的文化競技活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