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通曆史典故

第五章 文物篇(1/5)

    凝重靜穆:青銅器

    鑲嵌十字紋方鉞

    公元前21世紀左右,中國開始進入青銅時代,夏代晚期的河南偃師二裏頭文化是目前考古發現中最早的青銅文化。這一時期,青銅禮器造型初具規範,具有獸麵紋特征的紋飾和綠鬆石鑲嵌工藝業已形成。鑲嵌十字紋方鉞(yuè)是夏代晚期青銅器。鉞是古代的兵器,有些也作為儀仗用具。器物中心有一圓孔,周圍用綠鬆石鑲嵌了六組卉紋,這一紋飾在隨後的商周時代都未出現過。夏代青銅器的形式非常接近陶器,比較原始,沒有繁複的花紋,有小圓點,線條形式簡單。

    司母戊方鼎

    司母戊鼎又稱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國商代後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一戶農家的田地中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該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因其腹部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也有人釋作“後母戊”,後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婦妌(jìng)。

    “國之大事,在祀及戎”。對於中國先秦中原各國而言,最大的事情莫過於祭祀和對外戰爭。作為代表當時最先進的金屬冶煉、鑄造技術的青銅,也主要用在祭祀禮儀和戰爭上。夏、商、周三代所發現的青銅器,都是禮儀用具和武器,以及圍繞二者的附屬用具,這一點與世界各國青銅器有所區別。

    四羊方尊

    “尊”是古代一種盛酒器皿,一般為圓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數方形尊,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原物1938年出土於湖南省寧鄉縣,屬於商朝晚期偏早青銅器,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此尊造型簡潔優美,采用線雕、浮雕手法,把平麵圖像與立體浮雕,器物與動物形狀有機地結合起來。整個器物用塊範法澆鑄,一氣嗬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寧鄉,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出土了大批的青銅器,其出土的青銅器被稱為“寧鄉青銅器群”。四羊方尊便是“寧鄉青銅器群”的代表,也是寧鄉出土最早的青銅器。

    青銅跪坐人像

    青銅跪坐人像,商代後期青銅像,1986年出土於四川省廣漢三星堆二號祭祀坑,現收藏於三星堆博物館。人像寬臉,雲雷紋堅直方耳,耳垂穿孔。圓眼,正視前方,張口露齒,神態嚴肅。頭發從前向後梳,再向前卷,上有發套,似作扁高髻。上身穿右衽交領長袖短衣,腰間係帶兩周。以銅麵具、銅人頭像、銅立人等青銅器為代表的三星堆文物,表現了僻居西南一隅的巴蜀先民極富想象力的藝術創造力,先進的青銅冶鑄技術,體現了高度發達的社會組織結構,文明發展水平毫不遜色於同時期的中原文化。

    大豐簋

    大豐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西周早期的青銅器,是西周銅器斷代的標準器。因銘文中有“王又大豐”句而得名。又稱“天亡簋”或“朕簋”,是武王臣屬天亡所作祭器,傳說出土於清代道光年間陝西岐山縣,現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造型端莊穩重,腹部和方座都裝飾有卷體夔(kuí,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紋,奇詭神秘。腹內底部鑄有銘文8行、76字,記述武王舉行大禮,命助祭的天亡祭祀文王及上天,並談及周武王受文王佑護,嗣續周文王滅商朝。天亡為稱頌武王功德並記述自己所受恩寵而鑄此器。其銘文用韻協調,開創了千古詞賦先河,也是我國韻文的最早表現形式。

    大盂鼎

    鼎是青銅禮器中的大類,在古代社會裏曾是統治階級劃分等級和權力的標誌。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銅禮器中的重器,傳說在清代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岐山縣。該器造型端莊穩重,腹內壁有銘文19行,共291字,內容是敘述康王如何賞賜大臣盂的經過。賞賜品中有“人鬲”,被認為是古代奴隸製的證據。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異凝重、雄奇恣放、質樸平寶等數類,大盂鼎屬於瑰異凝重這一類。銘文大字,字體莊嚴凝重而美觀,在成、康時代的金文中,書法成就居首位。

    大盂鼎出土後,被當地豪紳宋金鑒所得,後為愛好青銅器的岐山縣令周庚盛占有。道光十三年(1850),宋金鑒去京趕考,得中翰林,有錢有勢後便拿出三千兩銀子把大盂鼎重新贖買回來。後來,宋氏家道衰微,後代宋允壽以七百兩白銀出讓給左宗棠的軍事幕僚袁保恒。袁深知左宗棠愛文物,將此鼎孝敬。數年後,湖北總兵樊燮告發左宗棠居功自傲,圖謀不軌,朝廷信以為真,欲召左進京對質問罪。當時任工部尚書的潘祖蔭上疏辯解,左才得以幸免。左宗棠知潘祖蔭喜收藏,集金石甚豐,為報救命之恩,便以心愛之物大盂鼎相贈。

    大克鼎

    大克鼎又叫克鼎、膳夫克鼎,是西周孝王時期的青銅器。清代光緒年間(1890)陝西省扶風縣出土,是西周青銅器中第二大器,僅次於大盂鼎。大克鼎口部微收,腹略鼓,方唇寬沿,大立耳,足呈蹄狀。頸飾三組變形獸麵紋,間隔以六道棱脊,腹部環帶紋,足飾王盧浮雕獸麵紋,出色地綜合了當時圖案與雕塑藝術的成就。鼎腹內壁鑄有銘文28行、290字,字體暢達,筆劃圓潤。大克鼎是大貴族膳夫克用於祭祀他的祖父師華父的重器,在分為兩麵的銘文中,克歌頌祖父幫助周王室的功績,自己得祖父餘蔭,被周孝王任命為大臣;還記載著克受到服飾、田地和奴隸賞賜的情況。銘文反映了西周奴隸製社會由盛而衰的曆史,是研究西周社會的重要史料。大盂鼎和大克鼎被稱為“重器鴻寶”,與毛公鼎一道,被譽為海內三寶。

    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器物,於清朝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岐山周原,是周宣王年間所鑄造的一個鼎。大口圓腹,口沿上有兩隻大耳,腹下三隻獸蹄形足。鼎上刻有499個銘文,為當今出土的銘文青銅器中,文字最多的一個。銘文的內容是一篇冊命書,提到周宣王在位初期,想要振興朝政,遂命毛公處理國家大小事務,又命毛公一族擔任禁衛軍,保衛王家,並賜酒食、輿服和兵器。毛公感念周王,於是鑄鼎紀事,由子孫永保永享。全銘文辭精妙而完整,古奧艱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

    蓮鶴方壺

    古代青銅壺主要用來盛酒,古人飲酒多用勺從盛酒器中舀取,再倒入飲酒器中。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器,1923年出土於河南新鄭。現存兩件,一藏於故宮博物院,一藏於河南省博物館,是“新鄭彝器”中的代表作。方壺形體巨大,可謂“壺中之王”。其整體呈橢方形,有蓋。壺身遍布蟠曲龍紋,兩旁有鏤空的龍形雙耳,壺下伏有雙獸,壺口有雙層蓮瓣,中央立一鶴,展翅欲飛,工藝非常精湛,反映了春秋大變革時期的時代風貌。在2003年郵票《東周青銅器》中,蓮鶴方壺赫然位列這一套七枚“國家名片”的首位。

    晉侯鳥尊

    1962年,晉侯鳥尊在天馬—曲村遺址首次被發現。20世紀90年代以後又在該遺址中發現了舉世震驚的“晉侯墓地”,並出土了一大批鑄有晉侯名號的青銅器,考古學家據此排列出了從改“唐”為“晉”的燮(xiè)父起,到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的晉文侯共九代晉侯的清晰世序。出土於第一代晉侯燮父墓地的青銅鳥尊,成為了山西博物院的“鎮院之寶”。整個鳥尊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頭頂鳳冠,雙目圓睜,翹首回望,通身上下布滿精美細密的羽翎紋,宛如一隻神情自若的鳳鳥。鳥尊的蓋被塑造為小鳳鳥造型,並且成為鳥尊器蓋上的捉手。它昂首前望,一往情深地注視著大鳥。鳳尾下設一象首,與雙腿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充分顯示出古代匠人的聰明才智。

    鳥獸龍紋壺

    鳥獸龍紋壺,春秋晚期銅器,1923年在山西省渾源縣出土。壺是容酒器,龍紋壺周身滿布紋飾,自頸至底共有帶狀紋飾四道,為兩種圖案裝飾所組成。一種是獸麵銜兩蟠龍,對稱相背地展開,蟠龍尾與另一組的龍尾相交纏;另一類是蟠龍和一種人首、獸體、鳥尾的怪獸相纏連的形象,這樣的圖案是非常少見的。腹以上三道裝飾屬於後一種,腹下一道屬於前一種。蟠龍和怪獸的形狀與《山海經》所載的某些山川神祈的形狀差不多。

    在兩道圖案的空隙處,呈一狹帶狀,裝飾著三圈浮雕形寫實的動物紋飾,有牛、犀牛、虎、豹等等,大多作踞伏狀,它們的形象是牛踐踏著蛇,犀牛食獸,虎豹食人,食野豬,這種不滿3厘米的小生物全器共有50個之多,都很生動。腹下是一圈佇立的雁群,曲頸昂首,自然可愛。這些小動物形象精細入微的表現技法,是十分驚人的,其中虎豹凶狠地食野豬的形狀,極其形象生動,引發人的聯想。壺的圈足上有貝文和濤紋。從紋飾上看來,除了具有蟠龍紋等經常使用的題材外,還有非常明顯的區域性特征。至於製作的精工華麗,圖案構思的巧妙,在春秋晚期的青銅器工藝中,可稱為代表作品。

    曾侯乙編鍾

    曾侯乙編鍾,出自湖北隨州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戰國早期曾國的國王。曾侯乙編鍾數量巨大,完整無缺。按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鍾架上。最上層3組19件為鈕鍾,形體較小,有方形鈕,有篆體銘文,但文呈圓柱形,隻標注音名。中下兩層5組共45件為甬鍾,有長柄,鍾體遍飾浮雕式蟠虺(huǐ)紋,細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鎛(bó)鍾共65枚。鍾上有錯金銘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關於音樂方麵的。鎛鍾銘文上的楚惠王熊章就是楚昭王的兒子,贈鍾的原因可能是為報答其父楚昭王在柏舉之戰時到曾國避難一事。編鍾是禮樂製度中的重要器物,為了在曾侯乙編鍾的正中懸掛楚王鍾,曾國特別擠掉最大的一件甬鍾,可見曾國對楚王贈品的重視。

    曾侯乙編鍾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編鍾,至今仍能演奏樂曲,音律準確,音色優美。鍾是一種打擊樂器,用於祭祀或宴飲。最初的鍾是由商代的銅鐃演變而來,按其形製和懸掛方式又有甬鍾、鈕鍾、鎛鍾等不同稱呼。頻率不同的鍾依大小次序成組懸掛在鍾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階,稱之為編鍾。鍾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關。商代的鍾或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東周時增加到了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戰國時期,編鍾風靡一時,和其他樂器如琴、笙、鼓、編磬等成為王室顯貴的陪葬重器。

    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西漢青銅器,1968年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現收藏於河北省博物館。宮燈設計十分巧妙,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既防止了空氣汙染,又有審美價值。器身共刻有銘文九處65字,分別記載了該燈的容量、重量及所屬者。因燈上刻有“長信”字樣,故名“長信宮燈”。據考證,此燈原為西漢陽信侯劉揭所有。劉揭在文帝時受封,景帝時被削爵,家產及其此燈被朝廷沒收,歸竇太後(劉勝祖母)居所長信宮使用。後來竇太後又將此物賜於本族裔親竇綰。此燈做為宮廷和王府的專用品、禮品,可見它在當時也是很珍貴的。

    馬踏飛燕

    駿馬在中國古代是作戰、運輸和通訊中最為迅速有效的工具,強大的騎兵也曾經是漢朝反擊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區安定必不可少的軍事條件,所以漢人對馬的喜愛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並把駿馬看作是民族尊嚴、國力強盛和英雄業績的象征。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靈帝時期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武威一座張姓將軍墓,現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踏飛燕著地,飛馳向前,表現了駿馬淩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是漢代藝術家高度智慧、豐富想象、浪漫主義精神和高超藝術技巧的結晶。

    三段區段式神獸鏡

    三段區段式神獸鏡,東漢青銅器,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鏡麵為圓形,麵徑17.1厘米,上下之鏡麵有兩條平行線將內區分為三段。上段中間為一龜負華蓋,龜右側有一高大人物,其左右各飾一侍者,右侍後有一蟾蜍。龜左側依次排列四人,最後一人身後立一鶴。中段左右各飾一舞獅。下段中間為盤絲形圖案,左右各兩人,分別盤坐、踞坐。中區為一周半圓形流雲紋與方枚相間,地飾細點紋,每一方枚內各有銘文兩字,連讀是:“吾作明鏡,幽煉川岡。巧工所居,尾克童上。有四守名,流美宜王。”外區飾菱形渦紋。此鏡鑄造精湛,人物、動物五官都極為清晰,花紋細密繁複,是十分難得的精品。

    精美溫潤:金玉

    良渚琮王

    良渚琮王,新石器時代晚期玉器,1986年出土於浙江省餘杭縣反山良渚文化反山墓地第12號古墓,是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現收藏於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這件玉琮內圓外方,圓度規整,表麵光潔,反映了“承天象地、天圓地方”的思想。四麵豎槽內上下布列的八組神人獸麵圖象和八組以轉角為中軸線,四角上下並列的簡化人、獸、鳥組合紋飾,對稱工整,匠心獨具。玉琮是中國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帶有神秘色彩的禮器,既用來祭祀大地,也是一種權威的象征。《周禮》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這也是後世“蒼天、黃土、青龍、朱雀、白虎、玄武”思想的由來。

    良渚文化是長江下遊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支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幾乎達到無墓不出玉的程度,這在史前考古中是絕無僅有的,它的玉器在整個新石器時代也最為發達。玉器上大都刻有一個統一的獸麵圖案,畫麵簡略、抽象,樣子非常奇怪。而“琮王”上的獸麵紋最複雜、最完整,人們由此而知,所謂獸麵紋,實際上是一位頭帶羽冠者騎伏猛獸的圖像。由於這一圖像內涵深奧、神秘,一般刻畫在重要器物上,而且這類器物都出土於大墓中,所以被稱為“神徽”。

    玉  龍

    玉龍,新石器時代玉器,1971年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紅山文化遺址,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玉龍是由一塊碧玉料精心雕琢而成,龍體卷曲優美,呈“C”字形。形體碩大,琢刻精湛,龍體伸曲剛勁有力,生機盎然。玉龍身上負載的神秘意味,更為它平添一層美感。龍之故鄉,龍的傳人,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身上寄托了力量、希望和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同任何一種“神聖之物”一樣,龍的形象也來源於先民對“圖騰”的崇拜。古代人多把對自然界的畏懼和對美好生活的希冀用一種徽號或保護神來代表,黃帝的後裔就用龍作為標記,稱自己是“龍的傳人”。後世的帝王也借龍來神化自己。

    紅山文化是與中原的仰韶文化同時期分布在西遼河流域的發達文明,在發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匯產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製玉工藝。

    跪坐玉人

    跪坐玉人,商代玉器,1976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縣殷墟婦好墓,現收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玉人用黃褐色和田玉雕成,雙手撫膝跪坐,頭梳長辮、盤於頂,頭上戴箍形束發器,接連前額上方卷筒狀裝飾,像一個平頂冠。人的麵龐狹長,細眉大眼,寬鼻小口,方形小耳,表情肅穆。身穿交領長袍至足踝,衣袖窄長至腕,腰束寬帶,背後插一卷雲狀寬柄器,氣度雍容,顯然是一個上層奴隸主貴族的形象。玉人身體、衣飾、發型的雕琢一絲不苟,近乎寫實,是了解當時衣飾的最珍貴的資料。

    婦好是商王武丁六十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生活於公元前12世紀的前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是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婦好墓內所出的銅禮器和武器,以及大量玉石器等,大體上反映了武丁前後商王朝禮器群的類別和組合,是研究商代禮製的重要資料。大型青銅禮器、武器和大量的玉器、象牙器也顯示了商王朝的興旺和手工業的發展水平。

    玉  鳳

    玉鳳,商代玉器,1976年在河南省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這件玉器的形狀與商代甲骨文中的鳳字極為相似,是研究商代人心目中鳳的形象的極佳實物。玉鳳高冠勾喙,短翅長尾,作亭立回首欲飛狀,飄逸灑脫,舒展的長尾自然彎曲,尾翎有合有分,素潔無紋。身前有透穿鏤孔,更使鳳體豐滿迷人。背部外凸的穿孔圓鈕,應是供穿繩懸掛之處。

    據《史記》記載,夏是龍的後裔,幫助大禹治水的殷契是鳳的後裔。殷契的母親簡狄在戶外洗澡時,吃了玄鳥(即鳳)卵而懷孕生了契,即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契長大後協助大禹治水有功,後來成為殷商的始祖。殷商崇信玄鳥,因而商代的青銅器上鑄有很多變幻無窮的鳳紋圖案。婦好墓出土了很多玉龍,而玉鳳僅此一件,說明婦好對鳳的極端重視。

    龍形玉佩

    龍形玉佩,戰國玉器,河南省淮陽縣平糧台出土,現藏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這兩件玉佩係完全相同的一對,均用黃色和田玉製成。玉佩通體扁平,鏤空透雕,有廓,龍體造型奇特,作盤旋遊動狀。龍回首上昂,目小而傳神,口微張似吟鳴之態。軀體碩壯,龍身躬起,呈“S”形並與龍足或脊鰭部分構成若幹小“S”形的多重組合,給人以律動感。周身雕飾穀紋,似粒粒珍珠隨龍舞動,仿佛兩隻小黃龍在雲中翻騰嬉戲。雙龍相對,長嘶起舞,活靈活現,可算是玉佩中的上佳之品。

    戰國時期,隨著禮製的崩潰,思想觀念的解放,“百家爭鳴”的興起,帶來了藝術上的繁榮,玉器的生產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玉的使用範圍擴大,佩玉等生活用器增多而禮器比重減少;玉質優良,王侯用玉多使用和田仔玉;琢玉技藝精湛,紋飾多樣而多變,線條流暢,出現了金屬細工與玉作的結合,即“金鑲玉”;作為神瑞動物之首的龍的形象占有突出地位。

    雲紋高足玉杯

    雲紋高足玉杯,秦代玉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車張村阿房宮遺址,現收藏於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玉杯杯身呈直口筒狀,杯身紋飾分三層,上層飾有柿蒂、流雲紋,中層勾連卷雲紋,下層飾流雲、如意紋。足上刻有絲束樣花紋。秦王朝是個了不起的帝國,卻又是個短命的王朝,所以傳世的和新出土的秦朝玉器並不多見,確定無疑是秦朝玉酒器者就更是鳳毛麟角了。這件雲紋高足玉杯雖無複雜奇特之處,但它出土於秦始皇藏寶儲珍規模龐大的宮殿——阿房宮遺址中,是秦始皇或其嬪妃們用過的酒杯,其價值就非同一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