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大國之芯

941章 天翻地覆(2/2)

    這些成績讓其他汽車集團非常羨慕的。

    “周部長,你覺的京華汽車集團在打造自主汽車品牌現在收購博薩汽車集團公司的汽車平台技術是否合適?”

    下午的時候,在玄思汽車科技集團在京城這邊分部辦公大樓的一間會議室裏麵,坐在劉誌堅身邊的京華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賀忠信開口說道。

    “……”

    周曉東看了賀忠信一眼,心說這是個什麽意思?

    他知道京華汽車集團私底下是在和博薩汽車集團公司和威德汽車集團在談收購的事情,不過這事是公司內部秘密,此時賀忠信自己主動說出來倒是讓他感動有些意外。

    今年國內頒布了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通過兼並重組形成數家產銷規模超過兩百萬輛的大型汽車集團,四到五家產銷超過百萬輛汽車汽車企業集團,並且對這些汽車集團在自主品牌的比例上提出了明確要求,並且對燃油汽車百公裏油耗製定了具體的標準和懲罰措施,將乘用汽車百公裏綜合油耗定在了七升多一點,這個油耗限值已經比霓虹國的混動車係還要低了!

    內閣方麵之所以敢將這個油耗限值定在這個標準那是因為玄思汽車科技集團的這種增程式電動車產品已經將百公裏綜合油耗降到了五升左右!

    有了這個技術打底,內閣才祭出了燃油車綜合油耗極限值的扣分懲罰措施。

    另外今年國內也編製出了增程式電動車和純電動車以及甲醇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標準和積分獎勵措施,國內汽車集團必須同時滿足兩種積分不會為負才不會被罰。

    這些措施雖然現在隻是在征集意見當中,要真的執行估計要在後年了,但是這個也給了國內汽車集團包括海外知名車企巨大的壓力。

    內閣製定的這種乘用車百公裏綜合油耗有具體的測試標準,可以說是國內這些燃油版乘用車至少有一大半不達標!

    現在國內汽車集團私底下對編製這些技術標準和措施的部門那是罵娘不止的,更是對背後出謀劃策的周曉東恨得牙癢癢。

    畢竟國內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麵研發投入最大的是玄思科技集團旗下的幾家子集團公司,另外亞迪汽車科技公司在這些方麵也頗為強勢。

    這些措施放出風聲來後頓時讓京華汽車集團正在進行的海外收購陷入了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

    京華汽車集團想通過收購博薩集團獲得幾款燃油汽車的平台和渦輪增壓發動機及變速箱相關技術所有權,不過現在上麵這個綜合油耗極限標準和新能源積分措施出來後讓國內汽車產業局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