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女經理的職場回憶錄

第29章 誤打誤撞(1/2)

    世界變化真快,還剛幾個月沒來,深圳市人才市場的廣場側邊就多了兩塊巨大的電子屏,滾動顯示著當天的招聘信息,讓求職者還沒入場就可以提前了解下當日招聘的情況。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大學校園的擴招和畢業後不再包分配的政策,使得大多數的大學生隻能自主就業。人才市場肉眼可見的人更多了,而且求職者素質更高了。

    另外2000年的大洋彼岸的互聯網泡沫,雖然對科技股打擊巨大,但是全球卻因為這場熱潮推動了互聯網的普及,把原本還是奢侈品的互聯網變成了日用品。從那以後中國IT業高速發展,也逐漸湧現了各種各樣的互聯網企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便利。而對於求職者來說,CJOL(人才在線)、51Job、智聯招聘等招聘網站極大地豐富了他們求職的渠道,也減少了求職成本和各種不方便。

    雖然工作機會多了,求職渠道多了,但是對於我來說,卻出現了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各招聘單位的學曆要求明顯上升了。和ERP實施工程師或顧問要求不同的是,大部分市內開發工程師的工作的學曆要求都是大學本科,有些還更具體的是“全日製本科”。在人才市場,招聘單位展台前人不多的時候,還可以膽大點問問“是否可以考慮專科生”遞上自己的求職簡曆;而那些招聘網站,往往HR在篩選簡曆時就用一個“學曆>u003d本科的條件”被過濾掉了。

    而且我已經畢業三年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問詢和麻煩,我將之前的三年工廠的經曆全部整合到那家眼鏡廠做“IT工程師和ERP實施”的經曆。雖然有朋友建議我把崗位改成“開發工程師”可能會好找點工作,但是我想了想,還是作罷了。因為我自知自己的開發能力根本達不到工作三年的工程師水平,現在這樣寫就算辛苦點也總會找到一份工作吧,也比寫成“三年開發工程師”找到了工作但是在工作中被人發現後退貨強吧。

    就這樣白天奔波在人才市場,晚上在網上瀏覽工作機會,投簡曆,練習寫代碼,一個月下來,投了上百份簡曆,卻隻有十幾個複試機會,複試又因為能力達不到招聘單位的期望(大部分還是以三年工作經驗的期望來衡量我)大多數被刷下來,隻有兩個小公司給了Offer,但是公司看上去又小,又不正規的樣子,而且工資都隻有2千左右。

    就在我既對自己找開發工作失望,又擔心馬上7月份又一批大學生畢業的衝擊時,我接到了一家公司的複試邀請。去複試前,我查了查公司的背景,發現居然聽說過它的產品,而且公司位於交通比較好的崗廈。複試在2天後,我特意沒有去人才市場了,好好刷刷題準備複試。

    複試那天,我提前快半小時來到了那家公司,發現也有幾個男求職者在會議室等待著麵試。前台是個漂亮的小美女,看到人到齊後,就發給我們幾個人一份試卷。我掃了掃試卷,題量大,有5頁,但是還算好,不是特別難。我深呼一口氣,瞄了其他人一眼,趕緊拿起筆做起來。本來我感覺做的挺順暢的,沒想到我還沒做完第四頁時,有1個求職者就交了卷子。而我看到剩下的2個求職者也好像就快完成了,趕緊衝刺起來。最後還算好,不知道是他們在等我,還是其他原因,大家一起交卷子給了前台。然後就是大家一個接一個地叫出去麵談了。而我是最後一個。

    叫我進去的時候,都快6點了。看到公司不斷湧出的職員,感覺到公司人還有那麽多。終於輪到我了,前台領我到了辦公區域最裏麵的一個辦公室裏,有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坐在裏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