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女經理的職場回憶錄

第24章 看不見的鬥爭(1/2)

    我們工廠的香港總公司是最早進入橫崗的港資眼鏡企業之一。橫崗在上世紀90年代,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眼鏡廠。那時有句話:全世界有七成的眼鏡來自橫崗。隻不過後來,隨著深圳房地產的升溫,人力成本的上升,不少廠商轉移到內地開廠,才逐漸形成了全國另外四個眼鏡產業基地,即浙江的溫州、福建的廈門、江蘇的丹陽和江西的鷹潭。但是和橫崗主打中高端眼鏡不同的是,其他產業基地主打的是中低端市場。

    然而和那時大部分在深圳的工廠一樣,橫崗的大多數眼鏡工廠都是為世界級大品牌做代工或是貼牌,靠廉價勞動力掙取加工費。而後來二十世紀深圳的高速發展帶來的各種成本的攀升,再延續代工或貼牌,已經毫無利潤可言。但是已經對眼鏡行業一清二楚的廠商們,發現加工利潤率隻占世界大品牌銷售毛利率的2%左右,於是一些大眼鏡公司也紛紛開始做自有的品牌,慢慢地摸索出了門道,在國內湧現了出了不少知名的眼鏡品牌。

    聽說我們公司的老板是潮汕人,早年偷渡到香港,從學徒到後來自己開廠成立公司,還出任過香港眼鏡協會會長。改革開放後,是第一批來到深圳開廠的香港商人。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多個兄弟、親戚和朋友也跟著自立山頭,和他有關的眼鏡工廠多達十幾家。而對於這些後起之秀,他非常大度,從不打壓,而是抱著歡迎的態度給予幫助。那些工廠沒單沒生意時,還會分些單給他們做,所以他在眼鏡行業頗有好名聲。另外,從工廠裏麵出來的很多技術工人,也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開起了各種眼鏡店和代理店。因此在深圳眼鏡行業圈子來說,這家工廠和老板算是非常有名的。

    我在工廠那時,公司在深圳橫崗就有三家分廠。主要有膠架、鈦架、金架等多條專業生產線,生產各種類型的眼鏡,產品全部銷往歐美市場,客戶均為歐美一線大牌眼鏡品牌。所以工廠全年都非常忙碌。

    另外老板對家鄉人也特別好,從家鄉來的親戚,朋友,甚至隻是同鄉都一概接受,因此當時三個廠大部分都是他潮汕老家那邊的人,早期沒有現代化管理之前,管理人員也全是他的親戚。就連食堂裏的飯菜,都嚴格按照潮汕的風俗和口味來安排。每月初一和十五都是拜神後的水煮肉、蒸魚、蝦之類的,讓其他人無法消受,匆匆吃幾口完事。

    後來香港公司上市後,逐步引入職業經理和現代化管理,才慢慢地有些職業的香港經理人進入企業,擔任新興部門的管理職位,如工程部、PMC部、品質部、人事部等現代化管理產生的部門;而工廠財務、采購、行政、車間、倉庫仍然由老板的那些親戚把控著。

    這些親戚或者叫舊部吧,文化程度低,沒有自我提升意識,多年老板對他們好卻養的特別囂張。引入香港總經理和部門經理來深圳工廠後,極度不配合,各種對抗,讓那些香港人非常頭疼,但也無可奈何,一直在隱忍。電腦部經理何生也就是因為曾經多次被他們氣的不行(包括安排阿芳進電腦部做文員),所以非必要不願意來深圳公幹。

    老板雖然對親人朋友特別講義氣,但是對職業經理們卻比較苛刻。他曾多次說這些職業經理人總是亂花錢,引入那些他無法理解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他覺得那些職業經理人總是搞花架子,遠不如他那些舊部能生產出達到客戶滿意的產品實在。所以我做總助後,經常能感覺到那些職業經理們的憋屈和無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